3月22日,一列满载矿建物资的货车从汝州市临汝镇站出发,驶向商丘,标志着河南首笔公铁联运“一单制”订单落地。
“一单制”河南首笔公铁联运创新订单落地,在中原奏响了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时代强音。这是中原地区物流体系重塑筋骨的关键落子,蕴含着从运输工具到产业纽带的深刻嬗变。
从分段接力到全程服务的革新。传统多式联运中,货主需与铁路、公路等多方反复协调,单据流转如击鼓传花,效率折损在层层交接中。郑州铁路物流中心推行的“一单制”模式,以“一次委托、一单到底、费用统结”破局,将短驳、装卸、追踪等环节纳入服务闭环。这种变革犹如打通物流“任督二脉”,使河南万泽建材等企业物流辅助费用结算周期从30天压缩至15天,资金周转效率倍增。数据显示,郑州、长治两大物流中心组建一年即降低社会成本14亿元,印证了系统集成带来的降本奇迹。
枢纽经济崛起的战略支点。作为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枢纽,河南正以物流变革撬动区位优势转化。此次“一单制”列车开行,与周口晋升全国港口型物流枢纽、中欧班列省外货源占比七成形成共振,构建起铁水公空立体联运网络。这种格局恰如围棋中的“势”,通过降低14亿元社会物流成本,吸引产业要素集聚——正如山西太谷玛钢借铁路快运打开西南市场,新疆通过铁海联运直抵太平洋,物流效率提升正催生产业链重构的化学反应。
数字时代物流生态的重构。“一单制”的价值不止于单据简化,更深层次是数据流的整合创新。95306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实时传输,海关监管一单贯通,这种数字化赋能恰似为传统物流装上智慧大脑。银川至青岛的铁海联运班列通过一箱到底模式将目的地扩展至18国,证明数据互联能突破地理边界。未来,随着区块链提单、物联网追踪等技术深化应用,物流将不再是货物位移,而进化为供应链金融、产业协同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暮色中的郑州北编组站,列车如血脉奔涌。从驼铃古道到钢铁丝路,从九州腹地到开放前沿,河南正以“一单制”破题,书写着现代物流的中国方案。当更多这样的创新在中原大地生根,物流强国的梦想必将随着滚滚车轮,驶向壮阔的未来。(何新凤)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千趟增开列车织就“流动八桂”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