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2024年3月25日,一个平凡却又注定不凡的日子。随着声声鸣笛划破长空,两趟满载国产自主品牌商品车的班列从铁路塔桥多式联运基地站缓缓启动。这不仅是该基地启用以来的首次“高光时刻”,更是芜湖乃至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在物流领域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塔桥多式联运基地,作为“皖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物流枢纽,自2024年10月正式启用以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紧密连接周边多个工业园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此次首发的中欧、中亚货物班列,不仅拓展了基地的服务范围,更将触角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启了服务全球化的崭新篇章。与此同时,基地积极谋划“海铁”“公转铁”“散转集”等多式联运项目,旨在进一步优化物流结构,提升运输效率,促进产品外销,释放更大的运能,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
本次首发的中欧货物班列,满载55车集装箱,从塔桥基地出发,一路向北,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跨越千山万水,最终抵达俄罗斯莫斯科,全程约9300公里。中亚班列则搭载39车货物,向西进发,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全程约4700公里。这两条横跨亚欧大陆的物流通道,宛如两条钢铁巨龙,承载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厚情谊,也为区域经济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与以往开行的中欧(亚)班列相比,本次班列更加注重绿色、高效的发展理念。依托塔桥多式物流基地的建成,芜湖多式联运模式日益成熟,实现了运输效率和速度的双提升。通过整合多种运输方式,有效减少了单一运输模式的限制,提高了应对不同运输线路的灵活性,为货物运输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通道。与此同时,多式联运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服务水平,更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能耗,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欧、中亚班列的“双箭”首发,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从“重庆 - 杜伊斯堡”“成都 - 罗兹”到如今的“芜湖 - 莫斯科、阿拉木图”,“钢铁驼队”的足迹遍布亚欧大陆,成为连接南北东西、服务全球经济的重要纽带。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物流领域的创新与进步,更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中欧(亚)班列在促进贸易畅通、深化人文交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首发的两趟班列,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未来跨境运输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为全球供应链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期待“钢铁驼队”能够续写辉煌篇章,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李陵、刘春萌)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李海军:打造水域救援服领域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