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挖掘村庄红色基因 走进“人民第一堡垒”

2025-04-1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

2025年4月6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石光薪传”实践团成员来到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走访调研。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国民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介绍了道德坑村的基本情况、村名的由来以及村子发展面临的问题。从讲述中了解到,道德坑村距离怀柔城区有100多公里,到这里需要在盘山路上颠簸2个多小时。因距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村民们很少有机会走出大山,村子的发展一度滞后,是出名的“穷山沟”。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道德坑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村党支部依托红色资源禀赋,坚持深挖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精神基因,打造红色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走进宝山镇道德坑村,远远望见道德坑红色体验基地雄伟巍峨的英雄纪念碑高高耸立,悬挂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永垂不朽的红色革命精神在这里传播开来。高国民书记为实践团成员讲解了道德坑村的红色故事和历史背景,这里蕴含着军民互助的鱼水精神和道德坑村人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美好情怀。

在解放战争时期,冀热察军区司令部及党政机关和四海县党政机关曾驻扎在怀柔区宝山镇政府所在地一带,军区后方医院二部设在道德坑村,共接收冀热察系列战役、平津战役受伤的解放军战士3万人左右。这个小小的村子成为了周边最大的野战医院,条件非常简陋,当时村里70来户,家家是病房、户户住伤员、人人当护理。因条件艰苦、缺医少药,有3000多名革命烈士牺牲在道德坑村。

“石光薪传”实践团成员在冀热察军区后方医院展馆中回顾人民解放的艰辛历程,体验穿军装、听讲解、抬担架、学包扎、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观看情景剧《一碗羊汤》,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深刻体会过去革命先辈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精神,感悟革命文化,接受红色教育和廉政教育。

2013年,为追思和悼念战争年代牺牲的英烈,宝山镇政府在道德坑村东侧山脚下,修建了京郊地区最大的烈士陵园——道德坑弘德烈士陵园,600多名革命英烈长眠于此。道德坑弘德烈士陵园青山巍巍、松柏相依、庄严肃穆,分别通过画像雕刻和文字描述的方式在古铜色浮雕墙和纪念墙上,生动地展现出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几个战役情景:多伦攻坚战、强攻延庆城、白河阻击战以及土木阻击战等等。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仿佛让人们亲历着那段浴血抗战、奋勇杀敌的峥嵘岁月。恰逢清明时节,“石光薪传”实践团成员一同来到陵园献花扫墓,缅怀长眠深山的革命烈士,坚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石光薪传”实践团成员将会持续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推动道德坑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发展,助力红色资源的传承推广,传播新农村共同富裕最强音。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广域铭岛:数字技术出海东盟,构建中马数字经济合作新范式
下一篇:声音的新世代表达:全国“声动校园”启动,云南赛区率先开麦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