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书香铁路”系列活动火热开展。(中国铁路)
在这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国铁路再次以“书香”为纽带,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在万里铁道线上。从“慢火车”的学习车厢到高铁的“流动书吧”,从扫码即读的数字化空间到书香四溢的站台驿站,铁路部门以创新服务为载体,让旅途成为“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交融的窗口,为全民阅读注入了独特的“铁动力”。
创新服务,让阅读触手可及。在飞驰的列车上,阅读空间的打造成为铁路服务的新亮点。当你踏上往返北京与太原间的“书香列车”,在餐吧台旁,“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书籍也触手可及;乘务员贴心的流动送书服务,更是将知识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旅客身边。车厢内,全民阅读主题海报与多媒体宣传交相辉映,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旅途内涵,更让车厢成为流动的“精神家园”。
数字赋能,让阅读方式“破圈”融合。面对数字化浪潮,铁路部门积极探索“阅读+”模式。铁道出版社推出“纸质书+电子资源+配套视频”的立体化阅读服务,旅客可通过扫码听书、看视频学规章,实现“掌上阅读”的便捷。同时,广州铁路部门在广九客运段的多趟列车上设置“书香列车”数字阅读空间,旅客只需扫码即可畅享海量电子书资源,让“一码在手,书海遨游”成为现实。
文化担当,让“旅途悦读”到“全民风尚”。铁路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文化传播的桥梁。铁路推广阅读的深意,远不止于服务旅客。一方面,车厢阅读的普及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公共空间的文明素养。相比短视频外放引发的纠纷,“书香车厢”以宁静的氛围引导旅客相互尊重,化解旅途浮躁。另一方面,在“书香列车”上,“纸质 + 数字”的双重阅读供给,既照顾了不同年龄层的阅读偏好,又适应了碎片化时代的阅读习惯。旅客们既能手捧散发着墨香的纸质书籍,感受文字的温度;又能通过扫描“云阅读”二维码,畅游数字阅读的海洋。这种传统与科技的结合,既保留了纸质书的温度,又顺应了数字时代的潮流,让阅读成为“可听、可看、可互动”的多维体验。
展望未来,“书香铁路”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书香铁路的实践,既是服务民生的暖心之举,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期待铁路部门能引入更多元的文化形态,如地方非遗展示、微型艺术展览等,与阅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当列车载着书香穿越山河,当站台化作知识的驿站,流动的中国便有了更深厚的精神底色。(陆云)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聚流量 赢增量|京东健康构建流量生态 助力品牌商家持续高质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