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钢轨为弦奏和鸣 一单通途启新程

2025-04-30 来源:永州新闻网

  4月23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45个集装箱货物的列车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将一路南下抵达武汉阳逻港,货物将换乘班轮运往江苏太仓港,这标志着陕西首趟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正式开行。(人民网4月23日电)

  八百里秦川,驼铃犹在耳畔;三千年丝路,车轮再谱华章。2025年4月23日,这趟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不仅是中国铁路优化物流体系的里程碑,更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多式联运协同发展的鲜活注脚。

  服务革新,诠释中国效率。面对跨境物流的复杂需求,“一单制”模式以“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直达、一次结算”破题,打通铁路与水运的“最后一公里”。货主无需辗转多个环节,电子运单与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全程“无感通关”,让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时效大幅提升。西安铁路局与港口、航运企业深度协作,依托95306平台实现运单追踪与智能调度,将“繁琐换装”变为“无缝衔接”,让“中国服务”成为跨国贸易的“金字招牌”。

  经济共振,激活山海潜能。这趟班列像一条“钢铁纽带”,串联起中欧班列回程物资与长三角制造业集群——俄罗斯的牛皮纸经铁路南下,化为太仓港的包装材料,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而长三角的电子元件、机械设备亦可反向输入内陆,形成“双向奔赴”的产业循环。更深远的是,西安国际港站依托“公转铁”战略,将陕煤以“一箱到底”模式运抵港口,减少散装损耗,让“黑金”运输更高效、更绿色,为区域经济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战略协同,擘画开放蓝图。“一单制”班列的开行,是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中欧班列回程货物占比超60%的西安国际港站,以铁水联运破解“最后一公里”分拨难题,让“钢铁驼队”的辐射力直达沿海经济腹地;陕西与梁山港、安通物流等企业合作,织就“铁路+港口+航运”的立体网络,将“分散货源”整合为“集群优势”,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硬核支撑。未来,随着线路拓展与模式复制,这条通道将成为“双循环”格局下的开放动脉,助力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悠扬,到今日“钢铁驼队”的车轮铿锵,“一单制”模式成为多式联运的标杆,中国铁路不仅是交通强国的脊梁,更是文明互鉴的桥梁、合作共赢的引擎。(罗陆韬)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通信保障大升级!安徽联通“满格守护”游客五一畅玩之旅
下一篇:雅万高铁铸就合作共赢美好梦想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