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郭建才时,他正坐在轮椅上整理货架。45岁的他因下肢瘫痪行动不便,但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却灵活地将一包包卷烟摆放得整整齐齐。阳光透过玻璃门洒在崭新的烟柜上,映照出他专注的神情。谁能想到,这个如今把店铺经营得井井有条的汉子,多年前还深陷在自卑的泥沼中难以自拔。
命运的转折点
1998年那个寒冷的冬天,郭建才的人生跌入谷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他永远失去了站立的能力。作为家中独子,看着年过六旬仍在田间劳作的父母,这个曾经的壮劳力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我连给父母端杯水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尽孝?”
在农村残疾人想要谋生谈何容易。郭建才尝试过编制竹器、开网店,甚至想过去城里乞讨。“最困难的时候,家里连买降压药的钱都要向邻居借。”回忆往事,这个坚毅的汉子声音有些哽咽。
转机出现在2020年冬天。那时正值疫情期间,也没有什么挣钱的活计,正发愁之际,一个发小来找到他,“我在长沙正好有个门面出来了,要不你去开个便利店吧,正适合你这样行动不便的,房租你就看着给点。”兄弟真诚地说。郭建才思考了一个晚上,最终决定到长沙闯一闯。但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小店开起来了,但没有任何经验的经营小白只能从头学起。客户经理潘潇潇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景:“我走访客户时,偶然路过了他的小店,看他坐着轮椅,就好奇地进去攀谈几句,他的床头贴满了医药费欠条,但他轮椅旁的书桌上却整整齐齐码着《零售经营指南》——这是个不甘向命运低头的人。”
“三管齐下”的精准帮扶
针对郭建才的情况,雨花区烟草专卖局迅速制定了“三步走”帮扶方案。

第一步是畅通办证“快车道”。考虑到郭建才行动不便的特殊情况,专卖办证大厅启动“特事特办”机制。客户经理连续三天蹲点指导,帮助整理申报材料,最终仅用5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审批。“正常要等20天呢!”摸着崭新的许可证,郭建才的手微微发抖。
第二步是硬件改造“焕新颜”。区局投入专项帮扶资金,不仅送来了价值6000元的整套烟柜,还帮他把杂乱的店内陈列改造得焕然一新。客户经理潘潇潇记得改造当天的场景:“我们安装烟柜时,老郭一直摇着轮椅在旁边递工具。他父亲偷偷抹眼泪,说这是儿子出事以来第一次笑得这么开心。”
第三步是经营赋能“授以渔”。区局选派金牌客户经理进行“一对一”辅导,从商品陈列到库存管理,从销售话术到记账技巧,手把手传授经营之道。如今郭建才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经营心得:“高利润商品要摆在视线平行处”“周末要多备水和饮料等快消品”......
轮椅上的“逆袭”
走进现在的“建才便利店”,30平方米的空间被规划得明明白白:左侧是崭新的烟柜,中间是酒水副食区,右侧还开辟了干洗代收点。
“上个月加上其他商品业务,净收入快6000了!”谁能想到,这个侃侃而谈的“生意通”,多年前连跟人说话都羞红了脸。
生意好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曾经闭门不出的郭建才,现在开朗了很多,经常开着他的“小四轮儿”隔壁左右转悠,跟邻居们都打成了一片。送酒水的业务员也跟他成了好朋友,除了日常送货,还会帮他整理货架,搞搞卫生,尤其是高处够不着的地方。老郭俨然已经从当初自卑的阴霾在走出来了,自信从容、笑对人生!
爱心接力的"新起点"
郭建才的故事正在产生“涟漪效应”。在他的示范带动下,雨花区已有数十户残疾家庭申请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区局趁势推出“同心圆”帮扶计划,制定“1名党员+1名客户经理”结对帮扶模式。
“我们计划把快递驿站、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引入帮扶体系。”区局营销部主任介绍,今年将重点打造“便民服务生态圈”,帮助残疾店主拓展增收渠道。
在最近的一次636志愿服务活动上,他的一段话让全场动容:“轮椅困住的是我的腿,困不住我想过好日子的心。感谢烟草局给我安上了‘致富轮子’,我要带着更多兄弟姐妹一起跑起来!”
阳光依旧洒在“建才便利店”的柜台上,那些整齐陈列的商品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一个关于尊严与希望的故事。雨花区的街头巷尾,这样的“小柜台”正如同星辰般点亮,它们托起的不仅是残疾群体的生计,更是一个社会对公平与温度的坚守。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份帮扶到一种风尚,爱的接力从未停歇。
在这条共赴美好的征途上,每一个“不可能”都在被改写,每一份“微光”都在汇聚成星河。轮椅可以禁锢脚步,却困不住向上的灵魂;生活或许布满荆棘,但希望永远生长在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青山点翠青梅熟 国企赋能振兴路——芜湖烟草绘就社令村共富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