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常州戚墅堰街道:创新城市治理模式 “智慧+闭环”机制打造宜居新城

2025-05-26 来源:永州新闻网

  城市治理如何破解“反复整、整反复”的顽疾?怎样在严格执法与民生需求间找到平衡点?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街道以“戚彩靓城”专项行动为突破口,通过构建“三维治理体系+智能闭环管理”新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价值的城市现代化治理路径。这一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绣花功夫破题:构建三级治理体系

  在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曾经因流动摊贩聚集形成多年的“马路市场”已悄然变身“口袋公园”。晨练的居民谢粉明回忆:“过去这里街上污水、噪音扰民,现在成了休闲好去处。”这种蜕变源于街道创新的“主次干道严禁、背街小巷严控、住宅小区严管”三级治理策略。

  主次干道实施实行个人片区承包制,根据“城市长效管理考评入小区”的巡查模式和人工成本节省的要求,我办结合区域实际,遵循“两化三要”(即问题路线化、处置程序化,腿脚要勤、问题要清、职责要明)原则,精细划分个人管理片区,推行“个人承包、责任到人”的巡查责任机制,固定责任区域、巡查路线和重点问题,明确职责边界,让队员从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困局中挣脱出来,从而显著提升问题发现率和处置率。

  背街小巷推行“十乱整治”。十乱整治中的“十乱”指城市环境中需要治理的十种乱象,包括: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拉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住宅小区创新“物业+业委会+网格员”协同机制。完善智能巡查体系,采用“人防+技防”的联动管理模式,探索“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移动终端处置”的三维巡查处置体系,实现人工成本的智能化释放、问题责任的清晰化界定和整改效果的直观化展示。通过平台赋能和技术支撑,推动巡查从人工主导向智能高效辅助进行转变,逐步实现“突击整治”向“常态治理”的转型。在花溪社区的试点小区新城和昱,物业经理祝大伟展示着智慧管理平台:高空抛物监控、车位共享系统等智能模块整合成“社区大脑”。

  闭环管理增效: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

  街道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动态管理”闭环流程。依托微信群、智能监控等低成本工具,实现问题快速上报与处置。例如,通过共享单车企业、执法人员共建的微信群,实时同步停放点位信息,整治违规车辆800余辆。在餐饮集中区布设简易油烟监测设备,联合商户安装净化装置。

  街道还创新“三听三办”机制:网格员日常听需、线上平台实时听诉、专题会议集中听议;简单问题马上办、复杂问题协同办、特殊问题创新办。

  共建共治共享:激发群众参与活力

  今年以来,戚墅堰街道对辖区内住宅小区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累计出动350余人次,清理楼道650余处,清运杂物294车,清除乱张贴500余处,清理僵尸车91辆。社区组建的“城市管家”志愿服务队累计参与环境整治2700余人次,清理垃圾30余车。居民反映的垃圾分类点异味问题3天内解决,赢得群众点赞。针对群众关切的停车难题,街道盘活23处闲置地块,新增智慧停车位586个。餐饮油烟治理方面,建立“监测+净化+监管”全链条体系,餐饮单位安装新型净化设备后,投诉量下降明显。

  制度创新护航:长效治理见实效

  建立“双考核”机制,对管理部门考核问题解决率,对服务对象考核规范达标率,形成双向激励。法律顾问团队梳理执法条款,将城市管理涉及的137项法规条款转化为具体情形指引。“以前处理违建要翻半天法条,现在输入关键词就有完整操作流程。”执法队员刘军说。该机制运行以来,行政复议案件为零,诉讼败诉率为零。

  目前,“戚彩靓城”行动已进入深化阶段,第二批智慧停车位陆续投用。街道党工委委员蒋燕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小成本、大成效’为导向,推动治理从‘突击整治’向‘常态长效’转型,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这一务实创新的治理模式,正成为长三角地区基层现代化的鲜活样本,这个曾以工业著称的老城区正焕发新活力。(张海平 王羽柔)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智净健康 时光为证:惠达卫浴邀您共启KBC健康新纪元
下一篇: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创新理赔服务,极速化解人伤纠纷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