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陇县综改中心 信息股 杨永利)
近年来,在国家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战略部署下,陇县财政局立足县域发展实际,以“全民绩效”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财政管理创新路径,构建起具有陇县特色的绩效管理体系,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注入强劲动能,在新时代财政管理系统性、创新性和实效性,书写着崭新篇章。
一、理念革新:双轮驱动,点燃发展引擎
(一)全民参与,凝聚宏观合力
陇县财政局将“全民绩效”作为财政管理的核心理念,深刻认识到财政工作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在财政管理工作中,将百姓期盼、社会需求与财政发展深度融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财政管理的积极性。在重大财政政策制定、重点项目规划等工作中,通过多种渠道征求群众意见,吸纳社会智慧,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这种全民参与的 模式,不仅提升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更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全民绩效”理念成为凝聚共识的重要纽带,广大财政干部秉持服务群众宗旨,以推动发展为己任,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全员深耕,筑牢关键环节
“全员绩效”聚焦财政管理关键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在目标设定上,制定科学、具体、可量化的绩效目标。全过程监管中,建立实时绩效监控机制,对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等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中,实施政策指导、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通过构建环环相扣的预算高效执行体系,实现财政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确保各项工作精准落地。
二、战略落地:责任扛肩,织密管理网络
(一)厘清工作思路,强化责任落实
陇县财政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过紧日子”要求,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明确所有财政资金使用主体的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对重大项目实行绩效终身追责制,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优化管理体系,提升资金效能
在实践中,陇县财政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有效性。强化绩效全流程管理,形成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完整链条。建立多维度评价挂钩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责任追究紧密结合。同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全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财政资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
三、模式创新:协同攻坚,释放资金效能
(一)构建协同体系,打破部门壁垒
陇县财政局创新构建“县财政局 + 股室 + 各镇 + 主管部门 + 各预算单位”协同绩效体系,明确各主体职责分工,形成良好工作格局。通过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打破部门壁垒,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强化关键监管,实现闭环管理
聚焦事前评估、目标管理、运行监控、评价应用、信息公开、结果应用等六大关键环节,加强监管力度。事前全面评估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事中运行中实时掌握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评价应用环节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结果作用;信息公开环节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严格遵循“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原则,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全流程闭环,为重点领域提供坚实资金支持 。
四、长效护航:机制固本,培育发展沃土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保障
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的专项领导小组,将“全民绩效”工作作为财政管理核心工程,定期研究部署工作任务、协调解决解决重大问题。建立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刚性挂钩机制,对绩效评价结果优秀的项目优先安排预算,对绩效不达标或无效的项目削减或取消预算,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同时,完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加强对财政资金运行风险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为财政安全保驾护航。
(二)营造良好氛围,转变思想观念
通过专题培训、宣传教育等活动,营造“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浓厚氛围。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绩效管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利用多种媒体宣传绩效管理意义和成效,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使绩效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推动财政管理工作持续进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陇县财政局将继续以“全民绩效”为引领,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实践,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系,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奋力书写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陕西陇县综改中心 信息股 杨永利
2025年6月3日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广誉远携手CCTV-4《健康中国》,共筑中医药国际化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