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湖北麻城:“金色链条”铺就振兴路 激活乡村小店“神经末梢”

2025-06-16 来源:永州新闻网

在鄂东大别山区,麻城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正以“小店经济”为支点,撬动当地乡村振兴的大棋局。随着“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麻城烟草紧扣“农网终端升级”核心命题,通过终端改造、产业融合、服务创新三大抓手,将散落山间的“烟火小店”串联成乡村振兴的“金色链条”,书写出“小生意撬动大民生”的时代答卷。

终端改造:从“漏雨土房”到“振兴驿站”

在麻城市木子店镇海棠大道,占龙的“知音便民店”曾是一间漏雨的土坯房。麻城烟草组建“烟草+设计+零售户”三方共建小组,为其量身定制“红色文化+吊锅民俗”主题改造方案:青石板柜台、木质陈列架与“没有吊锅不成宴”的文化墙交相辉映,新增的土特产展示区摆满了农户直供的山茶油、板栗等山货。改造后首月营业额突破2万元,较此前增长80%,更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驿站”,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超10万元。

麻城烟草以“知音同行”流通品牌为载体,按照“一店一策”原则,在龟山旅游线、乘马红色文化线等区域打造7家示范终端,将“青山绿水”“红色记忆”等元素融入店铺设计,同步接入“知音通”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库存、销售数据实时更新。零售户宋秀丽通过系统优化卷烟陈列后,回头客增加30%,月均销售额提升20%。截至2025年6月,麻城农网终端改造率达85%,超100家小店实现“形象、效益、口碑”三提升。

(图为特色示范终端零售店)

数业融合:从“单一经营”到“立体增收”

在麻城市九歇山村,驻村服务工作队的何厚德队长正挽起裤腿站在稻田中,伴随着接踵将至的直播引流、渠道推销、爱心转销,九歇山生态大米等农作物逐渐走出大山,来到更多食客的餐桌至上,甚至走出了“国际范儿”。党员客户经理老李挂钩的黄土岗镇小店,不仅帮助店主接入电商平台,还协调村委会将店铺纳入“共同缔造”项目,争取到2万元改造资金。

“我们不是简单地改造店铺,而是要通过终端升级,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麻城烟草客户服务部主任介绍道,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带动12个村集体年均增收超20万元。

(图为驻村工作队员帮助村民干农活)

服务升级:从“单纯卖货”到“综合服务体”

在龟山镇西埠冲村,“知音便民店”摇身一变成为村里的“万事屋”。店内不仅提供快递代收、医保代缴等10余项便民服务,还设立“金叶助农直播间”,每周定期直播销售本地菊花、茶油等特产。去年“双十一”期间,一场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额突破5万元,惠及30余户农户。

针对老年客户,麻城烟草推出“慢服务”套餐,提供定制超大字体卷烟价签、定期上门整理货架、录制方言版终端操作视频等服务。在张家畈镇,72岁的零售户王大爷通过“一对一”培训,不仅学会了使用云POS系统,还通过会员积分兑换了免费体检服务。

(图为综合服务体现代零售终端)

如今,麻城烟草的“小店振兴”实践正引发连锁效应:宋埠镇的“红色驿站”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阵地、铁门岗乡的“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白果镇的“金叶助农服务站”实现农技指导、法律咨询一站式解决……这些镶嵌在乡村肌理中的“金色细胞”,正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麻城烟草以“小店经济”为画笔,在植根乡村的画布上勾勒出一幅“聚力”画卷,为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的“麻城样本”。(王烺)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爱康求索20载,首家康养旗舰中心爱康悦养落地杭州西溪天堂
下一篇:三优生物与Medicovestor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开发新一代化疗免疫ADC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