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党建引领产业兴 终端焕新乡村美

2025-06-25 来源:永州新闻网

  在黄梅县垅坪水库后梢的江河村,贫穷曾是这片土地挥之不去的烙印。近年来,黄梅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党建为灯塔,以产业为引擎,以终端为纽带,为这座山沟里的村庄注入振兴动能。从破败村落到文旅打卡地,从单一农耕到多元产业,江河村的蜕变,正是黄梅烟草深耕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党建领航:三级联动筑牢红色堡垒

  乡村振兴,组织先行。黄梅烟草构建“党组统筹全局、驻村团队主责落实、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的三级联动机制,将党的领导嵌入帮扶全链条。选派骨干党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结对共建,挨家挨户踏查民情,制定《农网终端建设三年规划》,确立“城乡融合、多元发展”的振兴路径。

图像

图为党员志愿者帮零售客户靓化店面 刘双艳 摄

  党员志愿者化身“暖心管家”,走进零售户老严头的家。面对家徒四壁、小店昏暗杂乱的窘境,志愿团队主动承担全部改造费用,量尺寸、锯木板、刷白墙,将十平米的破旧小店蜕变为灯光明亮、货品整齐的“知音便民服务店”。客户经理小刘在白墙手绘乡村风光,让这间小店成为村口第一道风景线。这种“管经营更管生活”的服务模式,正是党建工作融入民生帮扶的鲜活实践,让党旗在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产业破局:三链融合激活经济引擎

  黄梅烟草依托江河村山地生态优势,构建“油茶种植+生态养殖+农旅融合”的产业矩阵,以“党建引领链、富民产业链、生态文旅链”三链协同撬动经济腾飞。

图像

图为驻村书记指导村民油茶种植 程澳 摄

  在油茶种植领域,通过“政策助农、产业帮农、能人兴农”模式,争取政府补贴,邀请农业专家开展选种、育苗、修剪全流程培训,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如今百亩油茶基地生机盎然,漫山油茶树化作村民的“绿色银行”。生态养殖方面,引入稻虾共作、林下土鸡养殖等现代农业模式,提供种苗饲料支持,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指导,产出的小龙虾与土鸡蛋远销省内外,拓宽增收渠道。

  更具突破性的是农网终端升级工程,以老严头小店为样板,黄梅烟草将其打造成“零售+农产展销”的特色终端,设置土蜂蜜、小甜槠等特产陈列区,吸引五祖寺游客驻足选购,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如今,江河村“知音便民服务店”已成为农网终端建设的标杆,带动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提升。

  终端焕新:共同缔造和美乡村画卷

  终端建设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文明乡风的重塑。改造老严头小店时,志愿者们绘制墙画、悬挂特色招牌、张贴民俗对联,为村庄注入文化韵味。这种“建管并重”的理念延伸至全村治理——客户经理每周上门维护、驻村书记每月走访,形成终端可持续发展的闭环机制。

  在生态治理层面,黄梅烟草与村“两委”发动村民开展环境整治,拓宽硬化村道、遍植花木、修建休闲广场,让白墙黛瓦与绿树繁花相映成趣。结合产业发展,推广绿色种养殖技术,减少农药使用,依托油茶基地与生态养殖区,举办油菜花节、龙虾节等农旅活动,吸引游客打卡。老严头的小店如今不仅是便民服务点,更成为展示乡村风貌的窗口,带动周边村民发展餐饮、民宿等服务业,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

  从“穷山沟”到“示范村”,江河村的蝶变是黄梅烟草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通过党建聚合力、产业强根基、终端美家园,该局将“让客户更满意”的理念转化为实干成效,让“知音红”与“生态绿”在田野间交织成歌。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画卷正在鄂东大地舒展。黄梅烟草将继续深耕乡村沃土,让希望的种子在振兴田野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刘双艳)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安全宣传进基层,守护美好暖人心
下一篇:安徽黄山:让廉洁文化阵地从“建好”走向“用活”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