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16时许,75179次列车满载食品包装罐等物资,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吴家山站启程。这是湖北开出的首趟“中吉乌”(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公联运国际班列。班列采用“铁路+公路”的多式联运模式,物资经铁路运输至新疆喀什后,转公路运输,由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中吉乌”班列采用“铁路+公路”的多式联运模式具有优势显著,它整合了铁路大运量、长距离运输的稳定性和公路灵活便捷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实现了运输环节的无缝对接。铁路部门采用的多式联运模式大大提升了湖北产品在中亚市场的竞争力。
创新多式联运模式,实现“一箱到底”出境。近年来,随着国际物流快速发展,湖北及周边地区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逐渐增长。2021年,武汉首次开行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班列;今年4月,武汉始发至中亚地区的货运班列纳入固定运行线路,每月运力可达440个标准集装箱、7500多吨。此次“中吉乌”班列的开行,更是在武汉铁路局和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的支持下,创新运输模式,实现了企业发运货物在起运地完成单次申报,集装箱全程不换箱、不开箱,“一单到底”“一箱到底”出境。
开辟国际物流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吉乌”班列开行,对湖北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深远。一方面,它为湖北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国际物流通道,有助于企业拓展中亚市场,进一步推动湖北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这也加强了中西部地区与中亚国家的经贸联系,促进了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吉乌”班列是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欧班列等共同构成了我国连接欧亚大陆的物流网络,为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赢得了更大的主动权。
班列常态化运营,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展望未来,随着“中吉乌”班列的常态化运营,预计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进一步丰富班列的货源品类和运输规模,为我国与中亚国家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同时,班列的开行将带动沿线物流、仓储、货代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促进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民间往来和友好情谊。
湖北首趟“中吉乌”铁公联运国际班列的开行,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为湖北的外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搭建了更加坚实的桥梁。期待在未来,“中吉乌”班列能够越跑越稳、越跑越快,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白志强)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10亿美元!中阿合作,时的科技E20 eVTOL斩获350架海外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