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低度白酒的隐形战场:健康与技术的双重突围

2025-07-21 来源:永州新闻网

  在白酒的世界里,度数似乎一直是衡量其品质与风味的重要标尺。传统观念中,高度白酒以其醇厚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在烈酒赛道杀出一条康庄大道。

  如今,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饮酒习惯的变化,白酒业正掀起一股“降度潮”,泸州老窖、五粮液、酒鬼酒等品牌纷纷推出低度酒,39度、38度白酒大量涌现,更有甚者正在试水16度乃至6度的“超低度”。

  不出意外,关于低度白酒的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质疑其风味口感寡淡,不如高度白酒醇香;更有人认为低度白酒脱离了白酒的初衷,销量难以为继。

“仅仅只是低度酒这个产品还不足以吸引年轻人买单”

  “不停地加水,不仅不会成功,相反还会引发对白酒的更大不信任。”

“白酒不喝高度的有啥意义?起步就要52度”

  “低度白酒,更难喝,为啥不直接喝啤酒”

  同时,不少网友也认为:低度酒健康,高度酒对身体伤害大。

  其实,今天的高度蒸馏白酒,真正开始流行,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中国酒业用了 80 年时间培育出消费者对白酒的固有认知。

  而在低度化浪潮席卷行业的今天,如何在降低酒精度的同时留存传统风味、实现 “健康与品质” 的平衡,更让消费者理解 “低度不等于劣质”,已成为所有酒企共同面临的核心课题。

  低度白酒更能适应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中国酒业协会《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提出,在白酒消费市场的高潜消费人群中,“年轻化”正成为酒业发展潮流。

  与此相对应的是,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也在悄然改变。

  人口结构直接影响了白酒消费需求。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中老年人更注重身体健康,对高度白酒的接受度逐渐降低;而年轻一代消费者成长于健康观念普及的时代,消费观念更为理性,也更倾向于选择对身体负担较小的饮品。健康意识的觉醒让 “少喝酒、喝好酒” 成为新的消费趋势,低度白酒恰好契合了这一趋势,因为其酒精摄入量相对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脏负担。

  健康是一方面,好喝是另一方面。

  从酒精度这一基本层来看,白酒度数降低会使得风味物质缔合结构改变,可能丢失“醇厚回甘”的核心体验,因此优质的低度白酒对于基酒品质和勾调技术有着更高要求。

  而在这一方面,名酒品牌已经逐步突破。

  例如,洋河微分子系列通过分子拆解技术将传统酒分子缩小,提升人体代谢效率,以33.8度黄金酒精度实现“低度不淡、醒酒更快”的体验平衡。

  泸州老窖在开发38度国窖1573时,采用“冷冻过滤+老酒勾调”降度技术,先通过-10℃低温处理去除酒体中易挥发的刺激性物质,再加入老窖生产的优质基酒提升风味厚度,实现风味与健康并行,确保低度产品高品质。

  此外,低度白酒的饮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元化。

  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务宴请,还延伸到了时尚餐吧、小酒馆等场所,满足了消费者在休闲社交、佐餐等多样化场景下的需求。比如,在朋友小聚小饮的场景中,江小白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五粮液也在不断拓展新的消费场景,让低度白酒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降度工艺是低度白酒的“隐形战场”

  许多消费者和网友都认为,白酒降度就是“加水”。其实,白酒降度并不容易。

  因为白酒中含有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这三种香味成分,且它们均不溶于水,直接加水会导致酒体中产生絮状沉淀。

  并且,由于低度白酒中水的比例比较大,且降度后打破了基酒原有香味成分之间的平衡,造成醇溶性酯类缓慢水解,呈香呈味的酯类物质大量减少。因此,很容易出现酒体寡淡的问题。

  当然,近几十年来,各大酒企使用加浆降度、吸附、冷冻过滤、现代分离、蒸馏等技术,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

  除了现代技术之外,基酒的品质是决定低度酒风味的关键因素。

  高品质的基酒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在于更加丰富的风味物质,能够确保降度之后风味依旧浓郁;其二在于更加干净的酒体,能够避免降度后产生杂味,确保口感的纯净。

  中国酿酒大师、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人、五粮液股份公司技术总顾问赵东在书籍《探秘五粮液》中表示:“五粮液在白酒低度化领域具有基酒品质好、工艺精湛、富有创新性的特点。基酒中还有远超普通标准的风味物质,为降度不降味提供了优良的‘基因’”。

  中国酿酒大师、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22代传承人张宿义同样认为:原酒质量不过关,再怎么调味也于事无补;同理,高品质的原酒,即使进行降度处理,也能够保证酒体的丰满和风格。

  要开发成功高档次的低酒精度白酒,做到酒体淡而不寡、低而有韵,老酒储备与基酒品质是关键因素。

  在低度白酒的规模化生产中,五粮液要求酒源必须是从陈酿一年以上的一级原酒中逐坛选取,确保用于生产的原酒质量属最高等级,除具有五粮液主体风味外,还应突出体现“香浓绵厚、净爽味长”的感官特征。

  曾经获得过“国家名酒”称号的39度郎酒选择的是酯类、醇类、酚类、吡嗪类、含氮化合物等含量较丰富的优质酱香原酒作为基酒,从而提高了酒体风味物质的稳定性。

  早在2012年,江小白就避开传统高度白酒战场,推出40度产品,在降度过程中保留了清香型白酒的协调香气。到2019年,凭借低度化、年轻化的差异性策略,江小白年销售额突破30亿。十多年来,通过“农场+酒厂”模式,江小白自建高粱种植基地与完善酿酒工艺系统,保证了基酒的优质品质,如今,江小白也已经储备了6万吨老酒。

  显而易见,在白酒低度化的赛道上,头部酒企依托多年积淀,在基酒储备、研发实力等核心领域占据显著优势,已然形成先发优势;而众多中小酒企受限于资源与技术,仍较多依赖外购基酒,在这场竞争中明显处于追赶态势。

  低度白酒能否撑起行业新未来?

  从市场发展来看,低度白酒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中国酒业协会预测,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

  技术突破是低度白酒发展的关键路径。只有不断提升降度工艺、优化风味、加强酒体稳定,才能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低度白酒,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加强消费者教育也至关重要。推动建立低度酒风味物质、添加剂等关键指标的规范,能够让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低度白酒的品质。同时,通过场景创新,引导消费者认知低度白酒的 “健康价值”,才能改变消费者对低度白酒的认知偏差。

  低度化不仅是白酒产品形态的变革,更是白酒行业从 “高度依赖” 向 “健康可持续” 转型的必经之路。

  整体来看,行业内部对白酒低度化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无论看好或是看空,不容置疑的是名酒企业已经付诸实践。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瑬星链数字文化生态峰会盛大举行 千名精英共启数字生态新纪元
下一篇:祁县农商银行工会驿站:夏日送清凉,关爱暖人心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