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文 化 >> 浏览文章

中吴风雅 茶韵千年——常州茶文化的源流与嬗变

2025-09-09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中国是茶树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历经六千余年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成为传承智慧与精神的重要载体。常州,古称“中吴”,是一座与茶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这里不仅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更在千年流传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与人文传统。

据《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常州阳羡茶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唐代,茶圣陆羽曾至常州考察,品尝阳羡茶后誉其“芳香冠世”,并推荐为贡品,阳羡茶由此成为东南地区最早的贡茶。唐代诗人卢仝更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句,杜牧亦称其“茶称瑞草魁”,奠定了常州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唐宋时期,茶宴与茶会成为文人雅集的重要形式。常州与湖州交界的顾渚山境会亭,曾是两州刺史共办茶宴、品鉴贡茶的盛地。白居易虽未能赴会,仍留下《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一诗,记其盛况。而“茶山”之地名,至今仍存于常州南郊,见证者昔日贡茶运输与茶事繁忙之景。

除了阳羡茶,常州所辖金坛、溧阳等地亦为茶产重镇。茅山青锋、天目湖白茶等品牌享誉中外,不仅品质优异,更屡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延续着常州茶的现代辉煌。

在悠久的产茶历史中,常州也孕育出丰富多彩的茶俗文化。民间有“元宝茶”,以茶中置青橄榄象征财富,尤其在春节广为流传;“吃讲茶”则是一种在茶馆中请乡贤评理调解纠纷的传统方式,体现民间自治智慧;茶筵祭祀、婚丧茶礼等,更融茶于礼,以茶载道,深刻反映吴地人民的生活哲学与情感价值。

常州老茶馆文化同样源远流长。清咸丰年间,文亨桥畔的近月楼、魁星阁等茶馆临水而建,成为市民品茗、娱乐、交际之所。茶馆中说书、评弹日夜不绝,茶点小食亦极具地方特色,勾勒出一幅活色生香的江南市井生活图卷。

茶诗茶联更是常州文脉与茶文化交融的典雅见证。从卢仝的《七碗茶歌》到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从唐代钱起到清代赵翼,众多诗人留下咏茶名篇,不仅赞茶之味,更抒怀言志,传承文明。

茶,从药用、食用至饮用,从宫廷贡品到百姓日常,从物质滋味到精神象征,经历了不断的流变与升华。常州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至今仍以其丰富的茶产、悠久的茶史、典雅的茶艺、淳朴的茶俗,向世人展示着中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一抹茶香,千年不绝。常州茶文化,不仅是江南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文明清雅谦和、含蓄深永的生活美学的生动体现。(江苏省梁芯悦乡土人才示范工作室 梁芯悦


0
上一篇: 孔达达:复苏与重构 2025上半年中国艺术市场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