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凡佳佳)7月14日,2025年贵州大学大思政实践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西校区贤正楼107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杨未、副书记彭洁出席仪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各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共计360余人参加活动。出征仪式由彭洁主持。
2025年,贵州大学大思政实践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围绕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等内容,首次设立“四大文化工程”专题社会实践。全校共组建405支社会实践团队,包括本、硕、博学生以及带队指导教师,共计4500余人奔赴基层,开展理论宣讲、乡村支教支农、访谈榜样人物等实践活动。
杨未在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躬身力行中书写听党召唤的青春篇章,身到、心到、情到;在“自讨苦吃”中品味真理的甜味,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和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在矢志奋斗中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答卷,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确保每一项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善于在基层实践中观察思考、淬炼本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乡村振兴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基层受教育、长才干,担当尽责、倾情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彭洁要求,各学院及带队老师务必压实安全责任,全过程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全方位做好团队保障,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考察乡情民情,服务乡村建设,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为乡村振兴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
出征仪式上,杨未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思政课”团队、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清水江实践队、驻村点立项团队、“四大文化工程”实践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团队、博士村长实践队、博士工程师实践队等“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代表授旗。
校党委组织部部长罗卫刚发布我校驻村点贞丰县、松桃县社会实践专项。围绕“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主题,今年我校组建材料与冶金学院“松桃护苗防溺先锋队”、管理学院“贞心黔行队”等39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小彬发布“四大文化工程”专项社会实践和“博士村长”“博士工程师”项目,引导广大研究生将学术科研与服务地方发展深度融合,为贵州新型工业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国辉老师、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姜若琪作发言,法学院“新青年”团队、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文化空间串寨行”团队、动物科学学院贵州“醉”牛项目团队分别作项目路演。
出征仪式在庄严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在青春嘹亮的团歌声中圆满结束。贵大青年学子将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上,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