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长征
纵观历史,每一次社会大的变革、大的进步都是科学技术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科学技术的承载个体——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一个企业而言,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也就有了发展的基础;没有人才,一切发展都成了无源之水。怎样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人才优势,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处理好引入人才与重视人才的关系
人才引进是增加人才储备的一个重要手段,可是它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有些企业每年都要引入大量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而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从事到他应从事的专业,而是成为一种摆设,或是企业的一种炫耀资本。或多或少,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有的人在原单位干得并不出色,甚至是默默无闻,可是当他换到一个新单位后,在新的体制下就萌发了勃勃生机,做出了以往不可想象的业绩。我们时常喊着要挖潜增效,其实人才的闲置才是最大的浪费。如何把现有的人才充分利用起来,真正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首先坚持能力至上,摈弃文凭论,以人的能力作为晋升、任用的第一依据。其次适应市场变化,由于知识、技能的老化,或者知识、能力、素质的不断更新,对企业关键岗位实行动态管理,进行竞争。第三为人才发挥才能创造宽松的环境。
二、正确做好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工作
注重使用,轻视培养是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各级招聘会上,所有的企业招聘条件上,毫无例外都会赫然的列上一条“具有3-5年的相关经验”。当然,作为企业企业谁都希望能够花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而实际上,这只能是一个愿望而已。因为一个人的理论知识可以从书本上获得,但是经验必须从实践中获得,谁也不可能生而知之,而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所创造的效益当然不会太大,况且,人的知识是需要更新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如果大家都只想“拿来”,而不想付出精力去培养,人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要让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必须对人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信息社会由于知识、技术、技能更新的加快,如果学习不足,人力资本会贬值。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开发,可以提高人才的素质和层次,可以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从而为人才带来更高的收入、更高的成就感和更高的地位。目前国内企业都十分注重职工的在职教育,建立培训中心,针对生产经营中的业务问题进行培训。特别是近几年各单位加大在职员工教育,针对实际的生产经营进行有计划化、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了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也为整个单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注重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创造适合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
留住人才,这是许多经营者十分头痛的事情,他们认为现在是经济社会,哪里的报酬高,人才就流向那里。事实上,果真像他们认为的那样,市场经济就是金钱经济,金钱是万能的,只有付出的报酬高,人才就会稳定吗?我们知道人具有生物和社会两种属性,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在一定层次上得到满足后,就会上升。作为生命个体他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持自身的需求,而当物质基础得到满足之后,作为一个社会人,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接踵而来。他需要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等等,只有他更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自觉与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搭建一个平台,让人才有一个施展才华、展示自己的机会。可以开展首席职工,王牌职工的评选,也可以以岗位明星,技术能手的选拔为载体,例如以优秀工人技师命名工作室,拨大量资金鼓励创造发明,不仅增强本人的荣誉感,增加威信,而且形成一种导向,掀起钻研业务、搞创新的工作热潮,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加强基层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