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我的母亲

2023-02-24 来源:永州新闻网

每次想起母亲,总感觉记忆里沉甸甸的。感觉有太多发自肺腑的感谢要对母亲讲,感觉有太多的祝福要送给母亲,这三十多年一路走来,沉淀的爱太多太多。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自从我参加工作,身处煤矿企业,一年四季都远在大西北,随着工作业务的增加,每年能回家的时间是越来越少,而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了。

  我的母亲,已年近六十,如果是城里人,早该退休在家享清福了,但作为农村妇女,她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到田地里劳作。虽然每年种地仅有微薄的收成,母亲却甘之如饴。

  母亲是好强的。我们和弟弟曾多次劝她:年纪大了,不要再种地了,我们每人每年给多少多少钱,养活您和爸爸。但无论我们怎么劝,她却总是摇头。我知道,并不是她热爱种地,因为她后背上的皮肤,太阳一晒就过敏,以致奇痒难忍,试想“锄禾日当午”对她会是多么大的煎熬——只是,她清楚地知道,尽管几个孩子对自己是情真意切,但其实他们也并不宽裕——她不想给儿女们增加负担。

  三字经里“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母亲培养孩子的良苦用心。我的母亲没读过几年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她深知读书读得好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意味着什么。所以虽然那时候家里经济状况相当困难,可她和父亲节衣缩食,打定主意就算拼了命,也要供出一个大学生来。而我偏偏不争气,在高中时候竟鬼使神差地迷上了上网。结果,本该刻苦学习考大学的时间走了岔路,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以致于最后不得不从理科重点班转到普通班。可以想象,母亲那时候有多失望。这从她红肿的眼睛和焦急的眼神里就能看出来,但她当时并没有多说什么,所幸后来我努力考上了大学。

  儿行千里母担忧。还记得离开家去上大学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哭得很伤心,她一会儿担心我从没出过那么远的门,路上会不安全;一会儿担心我到了学校,人生地不熟的能否过得习惯……而我那时沉浸在对大学生活的憧憬里,根本体会不到母亲对即将首次远行的儿子有多担心。我安慰她:“我都这么大了,会照顾自己的。”可她还是哭。我说:“那要不我不去上学了,天天守在您身边吧。”听了我这话,母亲破涕为笑。她知道那不可能,但她喜欢儿子给她说那样的话。

  人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如今,初为人父的我,在抱住自己小孩的那一刹那,才终于体会到: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有多么深沉,那是人世间最纯粹、最真挚的感情;也终于明白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形容的是多么贴切。

  亲爱的母亲,您给予我的三十多年的养育之恩,儿子远在他乡,无以为报,惟有和泪吟诗一首,祝您健康长寿!也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张昌胜)

推广

0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凉拌菜
下一篇:品茶味悟人生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