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农发行三明市分行:扎根“红土”百亿资金振兴老区

2023-09-28 来源:永州新闻网

位于闽西的福建三明,是“风展红旗如画”的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走进这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一幅“望山见水留乡韵、宜居宜业更怡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农发行三明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决策部署,聚焦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领域持续做好融资融智服务,2021年至今累计审批各类贷款159.1亿元,投放贷款93亿元,新支持37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2022年贷款投放额创历史新高、贷款余额首破百亿、贷款增量在当地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贷款中位列第1。今年以来,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践行职责使命,当前各项贷款余额再攀新高,达132.6亿元,较年初净增21.3亿元,以政策性金融之笔助力革命老区谱写多彩篇章。

输氧造血,纵横大道变致富通途

作为全省首个公铁联运物流项目,座落于三明永安市尼葛高新技术开发区北部、国道205与鹰厦铁路交汇处的闽中公铁联运物流基地铁路港建设项目正紧密施工,现场大型机械往来穿梭、工人干劲十足,一派繁忙景象。

该项目是地方政府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号召,推进公路输运有序向铁路转移、提升铁路货运比例的一大举措,总投资8.68亿元,将新建1条全长2.4km的铁路专用线、2条货物装卸线和相关配套设施,以及总占地652亩的铁路专用线区、农产品仓库区、海关监管区、农产品检验检疫区,为闽赣货物出口、闽中地区跨境贸易提供功能完善的物流服务。获悉该项目建设规划后,该行第一时间组织专班人员密切对接,结合项目业主及项目实际“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以“投贷联动”方式为其提供6.5亿元的稳定资金支持,既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缺口难题,助力项目如期开工,也为后续项目建设注入金融“活水”,确保项目顺利完工。据悉,铁路专用线工程计划于今年底建成,明年初投入使用。未来,该基地将成为连通八闽、联动全省的重要枢纽节点,进一步激活南三龙物流产业活力,与福厦泉海上丝绸之路遥相呼应,带动区域经济“腾飞”。

此外,该行认真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突出抓好强农惠农高速公路项目,搭建对外交通“主动脉”,授信贷款30.6亿元支持田安高速三明段、武沙高速三明段建设,可新建里程80公里,进一步完善闽北高速公路路网布局;突出支持农村路网改造提升,疏通自身路网“毛血管”,打破固有思维创新“福路贷”模式为永安市贡川镇乡村振兴示范路建设项目提供资金“及时雨”,带动路衍经济发展,助力三明“好风景”迈向“好生活”。2021年以来,共为4个交通物流项目投入政策性资金近2亿元,助力打造农村经济因路而活、产业发展因路而兴、城乡环境因路而美的三明新面貌。

山海携手,资源优势变发展优势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数家上海企业整厂迁至福建三明,支援福建工业基地建设和“小三线”建设,数以万计的上海子弟在三明这片红土地上留下沪明情深的合作佳话,为2022年5月上海、三明建立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关系、再度携手共进奠定深厚基础。

日前,总投资1.1亿元的“上海沪炭”年产20万套半导体及光伏用热材料项目落地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上海纬景储能锌铁液流电池生产项目落地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沪明两地推动产业合作的一个个缩影。

优质的产业园区不仅是孕育沪明合作项目的摇篮,更是当前以及未来三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场”。该行紧抓沪明对口合作、新时代山海协作等政策机遇,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创新思维方式,以园区为平台,以优势产业链为抓手,探索出“金融+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永安市埔岭汽车工业园、沙县小吃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提升项目授信贷款15.48亿元,将进一步完善标准厂房、供应配送系统、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助推园区“提档升级”,为沪明产业对接合作创造更多着力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据悉,2021年至今,该行已为三明全辖14个产业园区投入信贷资金16.8亿元,随着后续资金投入、工程建设,将进一步激发产业园区筑巢引凤、蓄势赋能的生机活力。

其中,“沙县小吃进上海”是此次对口合作的重要突破口,占地2600亩的沙县小吃产业园作为沙县小吃门店的“核心基地”,已吸引24家企业入驻,集聚小吃速冻品、半成品、预制菜等产业上下游多条生产线。背后源源不断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是地方政府做大做强沙县小吃的坚实助力。近年来,该行围绕支持小吃原料生产种植、产业园区改造升级、小吃文化影响力提升“三点发力”,为沙县小吃全流程产业授信相关贷款25.44亿元,已累计投放贷款13.7亿元,推动沙县小吃转型升级再出发。今年2月24日,三明名特优产品展销会暨沙县小吃华夏行(上海站)实现销售额1400余万元,沙县小吃在这场对口合作大戏中大放光彩。

绿里掘金,巍峨群山变“幸福靠山”

秋日的三明,山苍翠、水灵动,78.88%的森林覆盖率为其塑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是三明蝉联“中国绿都”称号、推动林改领先全国的重要条件,也是该行服务地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该市创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中,该行主动作为,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提供“高层对接+团队策划+全流程管理”一体化绿色金融服务,福建省分行先后与三明市政府签订《全面推动绿色金融改革支持三明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助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该行有针对性地与将乐县政府、将乐福旅公司、福建金森公司等政企签订绿色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多领域合作,近年来共有27个绿色信贷项目在明审批落地、总金额达77亿元,可支持培育流转林木资源及林地48万亩、铺设引水管道近700公里……2022绿色信贷增幅近380%,农发行“绿色银行”特色品牌与“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交相辉映、共融共促。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该行紧密结合国家对林业产业、生态康养等系列利好政策,支持地方用好森林资源建设“一县一林”项目,全力打造了一批林业产业、生态康养相关项目,接续为三元、沙县、尤溪、将乐等7个区县森林资源优化提升项目授信资金23.3亿元,服务区域覆盖全辖的64%,并已投放信贷资金18.8亿元,支持各地通过集约人工林培育、现有林改培、林权流转等措施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实现集约经营和合理利用,促进林业质量精准提升,并结合推广碳排放交易、发展林下经济等致富途径,加速生产力要素向林业聚集,持续提升“绿色聚宝盆”的“生金”能力,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致富的“幸福靠山”。同时,瞄准文旅康养产业,持续做足“森林+”文章,先后为辖内乡村振兴文旅提升相关项目授信资金5.4亿元,进一步推进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三明域内旅游资源整体性和特色性融合发展,不仅提升了区域村镇的吸引力、辐射力,更是带动了村民、乡民的创业、就业,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

图为该行支持的将乐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

深耕老区谋发展,久久为功助振兴。该行将继续秉持家国情怀,在支农一线探索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以实干担当推动三明革命老区蝶变焕新颜。(文/赖雪卉、陈萍萍)

推广

0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手”护的力量》公益短片首次面世 聚焦助力青少年及幼儿卫生健康习惯养成
下一篇:真心换振兴,驻村更助村 ——记邵阳市新宁县局驻村书记黄涛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