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产 业 >> 能源 >> 浏览文章

长久解决供电问题关乎国家能源安全

2021-10-15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记者 张军红   加入收藏

随着北方地区供暖季的到来,电和天然气的季节性需求大幅增长,尤其是近两三年,经过“煤改气”和“煤改电”的强力推动和层层加码,北方地区的散小煤炉基本改造完成,“宜电则电”和“宜气则气”成为主要取暖方式。也正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入冬后的电力紧张局势,是关乎民生幸福的重大问题

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短期来讲是否有解决方案?国合洲际能源咨询院院长王进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关于缓解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国家发改委已就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做了相应安排和落实:一是增加供给,释放并增加国内煤炭及天然气产能,同时稳定并增加煤炭及天然气国际进口量;二是锁定资源,确保发电供热的煤炭和天然气中长期合同;三是有序用能,坚守民生用能保供,指导地方科学有序用能;四是储备保障,监督电厂存煤安全水平,落实储气设施注气进度,确保应急备用和调峰能力;五是疏导成本,确保民生、农业和公益性用能价格稳定,其他价格可在合规范围内进行市场调节;六是有效控制,对不合理能源需求,特别是“两高”项目坚决遏制。

“需要指出的是,释放并增加国内煤炭及天然气产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口量能否稳定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近期内很难满足所有用能需求,煤炭供给增量在短期内无法将动力煤的价格压到每吨600元以下。”因此王进认为,近期内能源供求紧张应会有所缓解,但拉闸限电、停工停产或将延续一段时间

从中长期来看,应对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王进表示,全面并长久地解决电力供应问题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也是未来能源政策的重点。具体而言——

一要重点保证能源供应安全。中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产业链完整,成本、效率、质量、信誉等也最具国际竞争力,这是中国的核心竞争优势。然而制造业多是耗能产业,全球需求在增加,制造业还会继续向中国转移并汇集,中国的能源消耗必将继续增加。“中国的高能耗产业是最具全球竞争力的,成本效率、污染治理、碳排放处理等可以实现最优化。换言之,最具效率的中国制造业规模增加,可换取其他国家能耗和碳排放降低,直接降低全球能耗和碳排放总量。因此,国家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能源资源,包括煤炭和石油天然气,一方面鼓励海外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各类投资,包括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另一方面鼓励在合适的时机签署中长期供应协议,确保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所需要的稳定可靠的全球能源供应能力。”王进说道。

二要确保能源价格总体稳定。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主要由全球几大寡头掌控,即以美国为首的美墨加联盟、以沙特牵头的欧佩克组织(OPEC)以及俄罗斯及受其影响的周边产油国体系。如今,后两者(即OPEC+)结成扩大联盟,维持油气相对高价,以换取绿色能源的相对优势,为此,中国每年不得不多付数千亿美元进口石油、天然气。王进认为,中国作为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对全球煤炭价格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对全球煤炭市场的影响力,对全球油气市场产生次生影响。

三要继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新的能源体制要保证几个主要目标:一是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包括供给总量和基础设施等;二是能源供给的经济性,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新能源、输配运输等;三是能源使用的高效性,鼓励各项技术创新和升级,全社会推广节能等;四是能源全周期的安全性,包括开采、运输及使用的各项安全;五是能源全周期的绿色化,包括产业全过程的污染防治及尽可能地低碳化。

文/《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张军红


0
上一篇: 新能源汽车“恐高”不会持续
下一篇:预计3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