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一次就诊,铸就了一段20年的医患“长跑”。今年74岁的尹大爷,自54岁以来的20年间在密山市人民医院先后三次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每次的植入手术只认一个人--胡尚民副院长......”
性命相托,全力以赴不负患者信任
近日,因永久起搏器电池耗竭,我们的这位“老朋友”尹大爷又来到密山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他娴熟的办好入院手续,热情的和每一位医护人员打着招呼,熟络得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胡院长带领心内一科医护团队评估患者病情进行病例讨论,对于高龄患者来说,起搏器更换术面临更高的风险,尤其对于起搏器依赖的患者,一旦原起搏器离开人体,心脏可能会面临停止跳动,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老年人体质差,围手术期心肺功能不全、合并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都远远高于普通患者,这对于患者和术者来说无疑都是一种挑战,心内一科医护团队全力以赴不敢掉以轻心,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确保手术的实施安全顺利。
团队协作,沉着冷静力求险中求胜
尹大爷被推入介入导管室,手术按原计划顺利的进行着,局麻下小心的切开薄薄的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切开囊袋,取出了携带十年的起搏器,怎奈“服役”了10年的起搏器和电极锈在一起,心室电极和起搏器怎么也拧不开,如果拧不开,那么新的起搏器就无法直接更换上去,需要重新穿刺血管,重新置入心室电极,将原本的心室电极旷置于皮下。但是原本不到1㎝的锁骨下静脉里面已经有心房、心室两根电极了,再重新置入第三根电极谈何容易?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虽然术前讨论已经预见了这种情况,但是胡院长带领的电生理介入手术团队没有放弃,全神贯注的盯着手中的器械,“动了,动了”,终于那颗悬着的心落地了,迅速测试原有电极,各项起搏阈值、阻抗均在正常范围内后,立即为尹大爷更换永久起搏器,程控调试、起搏器功能良好,逐层缝合,一连串的操作顺利完成,短短四十分钟就成功更换了尹大爷体内的起搏器。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患者顺利出院。
先进技术,引领区域学科蓬勃发展
密山市人民医院作为地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心血管学科在胡尚民副院长的带领下,起搏亚专科迅速发展,已为近300余名患者进行起搏器植入及更换,是本地区开展单、双腔永久起搏器、ICD植入、CRTD植入最早、完成手术例数最多的医院,也是目前本地区唯一常规独立开展该项技术的医院。心内一科团队紧跟技术前沿,不断开展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康复等亚专业的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做好人民群众的“护心人”。
尾声:“密医心血管医护团队”将牢记医者职责,提升专业能力与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改善诊疗流程与服务效能,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及建设区域心血管专业中心作出新的贡献。
专家介绍
胡尚民 密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一科主任、导管室主任兼胸痛中心医疗总监、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分会常委、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肺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黑龙江省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糖尿病足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鸡西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
专业特长
持国家卫健委签发的心血管介入诊疗规范化管理准入证,从事心内科工作20年,擅长心内科常见的各种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等疾病的临床诊疗,成功开展了心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永久起搏器置入术、临时起搏器置入术、三维射频消融术及滤器植入术等多项先进技术。
获得荣誉:
2020年获得“白求恩精神践行者——心内科优秀医师”荣誉称号
社会贡献:
2020年被邀加入心血管疾病免费“云”义诊活动,提供在线公益诊疗服务
2021年被邀参加援助“西藏人人健康”公益义诊活动
(文、图/密山市人民医院 陈永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