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南阳坡矿深刻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核心要义,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系统性构建人才培育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动能。
搭建创新平台,激活集体智慧势能。该矿以“海峰课堂”为核心枢纽,联动培训实操基地,打造电气专业创新培育主阵地,让集体智慧成为破解技术难题的“金钥匙”。“海峰课堂”秉持“专业对口,缺啥补啥”的教学理念,聚焦岗位员工技能短板,系统讲解电气设备电路板及电子元件工作原理,为学员筑牢理论根基。实操环节中,学员深度接触采煤机、掘进机等大型设备,以及隔爆移动变电站、真空磁力启动器等关键电气设施,通过反复操作与故障排查训练,实现理论向实践的快速转化。为保障培训质效,“海峰课堂”构建科学薪酬激励体系,精准划分讲师、学员等不同主体的薪酬标准,并配套《煤矿井下应急维修奖励办法》,依据维修次数与故障难度实施差异化激励,从源头激发团队积极性,在企业内部营造“以学促修、以修促学”的浓厚氛围,为电气专业人才成长与技术创新注入持久动力。
深化技能竞赛,锻造岗位精兵强将。该矿常态化开展覆盖全工种的岗位练兵与技术比武,让竞赛场成为人才成长的“练兵场”。在电工等专业竞赛现场,选手们精准接线、快速排障的娴熟操作展现过硬素养;场下职工交流实践经验,形成技术共享的良性循环。竞赛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干”原则,将比武内容与生产现场需求紧密结合,使技能提升直接服务于实际生产。技术比武已成为人才快速成长的“快车道”,既为技能人才提供展示平台,也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为企业储备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创新培养机制,培育复合型人才方阵。针对新入职大学生,该矿构建“理论+实践”双轨培育机制,着力打造技术与管理并重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精准培养原则,安排青年人才深入采掘一线轮岗实训,由资深技术骨干实施“导师带徒”定向培养。通过参与现场问题处置、设备管理优化等实践锻炼,青年人才的操作能力、应急判断力和系统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多名青年人才在培养周期内快速成长为生产技术骨干,他们在井下实践中形成的积极进取精神,正持续转化为推动技术革新的内生动力。
如今,南阳坡矿已形成“平台支撑、竞赛淬炼、机制保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持续显现。他们将继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着力构筑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智力高地,为企业基业长青奠定坚实人才根基。(南阳坡矿杨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