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经 >> 浏览文章

铸魂育人,在羽翼渐丰中培养强军英才

2024-05-2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夜色沉沉,灯火阑珊,空军工程大学某教研室办公室的灯光下,王莉莉副教授却仍然笔耕不辍、伏案备课。累了就歇一会,困了就喝杯茶,加班晚了便直接睡在办公室。这样的夜晚,她也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但看到自己曾经的导师,如今的教研室主任也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和这样优秀的人共事,我也让自己变得优秀。”王莉莉说。

在军校教员、评价专家、孩子的母亲等不同身份之间来回切换,王莉莉早已习惯了这种将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生活,并将其统筹得有条不紊。从学员到教员,一路走来,王莉莉始终以“成就更好的自己”为目标不断前进。大三确立本科阶段的考研目标后,她专心学习备考,最终成功考上了空军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后来,她又在导师的激励下顺利考上了大学同专业的博士。

“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要深入到基层部队的实战中去。”正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博士毕业后,王莉莉决定到基层部队去。被任命为某连环控站站长,她成为这个场站有史以来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主官,但仍始终坚持亲临外场、跟学跟训、全程跟踪航材野战状态供应保障……只为了全面发现航材动态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航材保障效能。

经过数年基层工作的沉淀积累,王莉莉积累了大量军事科技最前沿、演训一线最鲜活的案例。怀揣着对三尺讲台的梦想,她重新回到生活学习近十年的空军工程大学,担任一名教员。

“初上讲台,我紧张地总写错字,”王莉莉回忆道,“导师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2015年,导师鼓励我参加军队级的教学比赛。为了这次比赛,我特意去某研究所军代室代职了40天,不枉熬夜加班一个月,最后取得了比赛第一名,”王莉莉骄傲地说,“因为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好,这次经历带给我很大的信心。”

现在,她总能敏锐地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中精准地把握学生的上课状态,并适时地调整授课节奏。一个接一个部队基层发生的鲜活案例在她的讲述中娓娓道来,生硬晦涩的知识点变得具象化。在她的教导下,一批批优秀的学员从她的课堂走向了战位。而她,也践行着自己的目标,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条道路上,不断刻下努力的痕迹。

“学员时期是学习成长的最好的阶段,不仅仅是书上的理论知识,还有高阶思维能力、团队合作、人际关系,感兴趣的都可以学,这都是成长道路上的利器,”王莉莉说,“现在我作为一名教员,除了研究课题,我觉得无论是人生还是战场,最重要的还是对学员的培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立德树人,加强对学员的价值观引导和德育培塑。”

在课上,她是学员们的好教员;在课下,她还是学员们的好朋友。多次与学员谈心,她从专业知识聊到人生发展规划,几个小时促膝而谈的谆谆教诲,体现的是她把学员当作自己孩子的博爱之心、责任之心。在她殷切的言传下,有的学员坚定了目标在求学之路上继续深造,考取博士;在她奋斗的身教下,有的学员毕业“三到”,激发了卫国戍边、矢志强军的使命感。

强军事业,任重道远;授业解惑,师之重任。“一流的人才队伍,才能建设一流的部队。为了教好祖国的下一代,我会在三尺讲台上继续努力、坚定地走下去。”王莉莉的眼中带着光芒,“目送着孩子们走向部队,踏上征程,找到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我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我自己,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这是一名普通但不平凡地奋斗在三尺讲台上的军校教员的心声,也是广大新时代军校教职人员的共识。(王泽、 唐昊、 陈颖璋、 邓望斌、 史耀元、 张曾琪)


0
上一篇: 中建二局三公司黄陂片区项目开展“六一”儿童节送关爱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