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经 >> 浏览文章

高铁桥下古驿旁 龙海村烤烟产业焕发新生机

2024-11-0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旧县街道龙海村,古驿道、铁路与高铁交织成一幅独特画卷:古驿道默默诉说着这里种烟的悠久历史,铁路为村庄带来活力,而高铁高架桥如巨龙腾空,横跨在绿意盎然的烤烟田之上,成为这片土地的新地标。

走进农户秦龙的烤烟田,现代农业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感慨道:“如今有了大型农机,我们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机械作业速度快、效率高,为烤烟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植保环节,秦龙家更是走在了前列,采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以前人工喷药既费时又费力,效果还不理想。”秦龙介绍说,“现在无人机上阵,病虫害防治更精准、更全面。每当那‘嗡嗡’声响起,无人机便在烟田上空轻盈飞翔,真是既省心又省力。”

对于高铁从头顶飞驰而过,秦龙视之为现代发展的象征。“高铁代表了快速发展和进步,而我们家的烤烟生产全程机械化,正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生动写照。”秦龙表示,“高铁与机械作业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共同推动着烤烟产业的发展。”

农户李民是龙海村烤烟产业的见证者。他回忆道:“以前,种烤烟全靠人力,翻土、打塘、盖膜这些活儿累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如今,有了这些机械设备,我们轻松多了。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收入也水涨船高。”

在烘烤方面,李民同样感受到了机械化的便利。“以前,用传统烤房烘烤烟叶,得时刻盯着火候、温度和湿度,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李民感慨地说,“现在有了智慧化电烤房,一切都变得轻松了。智能控制系统能根据烟叶的生长阶段和特性自动设定最佳烘烤曲线,确保每片烟叶都能烤出最佳品质。”

王聪花是龙海村另一位资深的烟农。她深知,随着社会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传统烤烟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以前靠人力种植烤烟,成本高、效率低。”她说,“现在有了机械化、智能化的设备,我们在保证烟叶品质的同时,生产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这让我们的烟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展望未来,王聪花满怀期待。“你看秦龙家的烤烟田,那就是我们未来的投影。”她兴奋地说,“有了这些机械、智能设备的助力,我们只要紧跟时代步伐,未来肯定会有更多收益。我相信,在全程机械化的推动下,烤烟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在龙海村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高铁与烤烟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时代画卷。这不仅是现代交通与现代农业和谐共舞的见证,更是烤烟产业在全程机械化推动下走向繁荣的生动写照。(缪景程)


0
上一篇: 曲靖智慧烘烤:科技创新赋能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