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前的云南省华坪县永兴傈僳族乡坝山村二组建档立卡户胡再春家,土墙瓦房破破烂烂,狭小的院子人畜共享,家庭经济捉襟见肘,当家里人生病或需要购买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的时候,就面临着新一轮的拆东墙补西墙……
每当脱贫攻坚挂联干部来家里走访的时候,胡再春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同样一个村的土地、一样的天空、为什么别人家住砖房买小车,自己还没有脱贫,还是建档立卡户?
当挂联干部、县政协李副主席的一次语重心长的家常话,让胡再春这位省技工学校毕业的中专生终于开窍,李副主席说:“你们坝山虽然是高寒山区,但你们这里也有很好的优势,交通电力条件已得到很好的改善,特别是烟草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管网、沟渠、水窖、水池,保障了生产生活用水,烤烟种植已经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你作为一个有文化知识的年轻人,要有家庭经济规划,发展农业科学种烟,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胡再春,傈僳族,今年32岁,中专文化,家里媳妇、母亲加自己三个劳动力,2019年开始种烟,每年种烟20来亩,每年有8万左右的收益,胡再村种烟收益最好的是2023年,种烟23亩收入12万元,亩产和收入都是村子里最高的。说起烤烟产业,胡再春说:“我们坝山村能“短平快”提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济,目前烤烟是最好的一项产业。”通过种植烤烟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2020年,胡再春家顺利摘掉了建档立卡户的帽子。
胡再春的烟地(杨世祥摄)
种植烤烟六年来,胡再春抓住烟草部门扶持建设基础设施的契机,修建了2座新式烤房,在自家连片的土地上修建了4个水窖和1个水池,利用烟草部门建设的提水管网,在烤烟移栽前蓄满水窖水池,保证了烤烟种植灌溉用水。
“金叶飘香兆丰年”。金秋时节,走进胡再春家,院子里摆满了刚从烤房里取下来的烟叶,一家人正忙着烟叶分级。今年胡再春的烟叶,按照“多熟多采,少熟少采,不熟不采”的原则,做到不漏墒、不漏株、不漏叶,熟一片采一片,杜绝采收未熟烟叶和无效烟叶,分类编烟做到“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采用专业化烘烤,按照统一烘烤工艺科学烘烤,烘烤温湿度管理到位。按照烟叶部位、大小、颜色进行分类分级,进一步提高了烟叶纯度和质量。
胡再春分级待售的优质烟叶(杨世祥摄)
说起烤烟种植技术,胡再春说:“烤烟种植技术,总结经验固然重要,但关键的还是要跟上烟草部门新技术规范流程的步奏”。坝山村烟科辅导员王顺文说:“坝山发展烤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已是我们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个别烟农由于文化水平低,还存在固化的老思想老经验很难扭转的问题,但胡再春不一样,对烟站推广的新科技新技术接受快,还善于总结经验并应用,比如连片种植、水肥一体化、土地深翻、烟夹编烟等是应用得最好的,是我们村科技致富的一个典范。”
农闲人不闲,烟叶交售一结束,家里交给媳妇打理,胡再春就出来到华坪、永胜光伏建设工地上打工,一天300元的工钱,三个月下来有二万多的收入。收入提高了,积蓄增加了,一家人忙着改善家居环境,修建的宽敞的砖房,购置了农用车和轿车方便生产生活。他说:“现在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好,我们山区农村也有了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趁年轻多挣点钱,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张玲玲 杨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