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唐涛)释放产业潜能,激活效率革命。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着力补齐烟叶物流管控短板,推行“一线式”模块化收购,建成烟叶框栏自动叠层智能储运系统,探索建设烟田微物流体系,推动“两烟”一体化物流运营,打造现代烟叶物流体系,为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基于RFID技术的无人运输流程再造 精简高效
在邵阳市局(公司)看来,推动烟叶物流从传统粗放向现代精益转变,必须聚焦工况、场地、管控等关键要素,以技术创新为抓手,全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
为此,早在2021年,邵阳市局(公司)便发布现代烟叶物流体系建设“揭榜挂帅”项目,由物流中心海军能人工作室领题,成立现代烟叶物流项目组,确立务实管用、经济实用、简便好用的设计理念和“两烟”一体化物流运营机制,在烟叶中心仓库推进智能化、无人化适度超前设计,在烟叶收购站点实施模块化、轻量化改造,以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物流数据采集和溯源。
在科技手段加持下,他们打造了“一线式”模块化收购模式,并建立“烟叶物流工艺设备配置规范”企业标准,在4个烟叶收购中心站采用“在线称重定级、智能分类输送、自动打包成件、恒温恒湿仓储”的高配模式。烟叶一经预约进入收购线,烟农信息就与烟筐、输送通道等物流器具设备绑定。在线称重定级系统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精准数据,烟农们坐在休息室便能知晓自家烟叶“身价”。定了级的烟叶,在RFID导航下自动传送到打包暂存区。与此同时,后台自动对专业化分级质效进行打分,分得好不好,系统说了算。
对于其他站点,邵阳市局(公司)因地制宜采取“伸缩辊筒输送装置、蓝牙定级、自动称重、半自动打包”的简配模式,基本功能俱全,性价比较高。
项目组成员蔡永长指着收购线上方一条条延伸管道介绍:“这是去年安装的恒温恒湿系统,能动态调节收购场地温湿度,有效减少灰尘,降低烟叶造碎率。”他又指着一台类似于“绿皮火车车厢”的新式打包机说道:“这款自动烟叶打包机,每天最多可打包烟叶800包,工作效率是老式打包机的5倍,一台打包机可完美匹配两个收购磅组。”
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一线式”模块化收购与传统烟叶收购模式相比,每条收购线的员工从12人精简为8人,定级员与司磅员合二为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收购效率稳定在260担/天以上。
如今,走进邵阳县塘田市烟草站,往昔收购时的杂乱与低效已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两条井然有序的“一线式”收购线,静候烟叶收购季到来。
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传送资源共享 降本增效
在邵阳市局(公司)烟叶中心仓库,作业看板实时跳动仓储数据流,随着仓库主任禹华安轻触电脑屏幕,AGV自动导引车从库区启动,在仓储区精准穿梭,执行框栏载具搬运任务——这里没有杂乱堆叠的烟包,也没有搬运工急促的脚步声,只有AGV小车与提升机默契配合的韵律。
曾几何时,传统烟叶仓储面临诸多困境:空间利用率不高,烟包堆叠随意,管护耗费人力。经过努力,项目组研发烟叶框栏自动叠层智能储运系统,烟包经卸车自动分类输送至验收暂存区后,通过RFID绑定存储信息,由AGV小车完成“框栏载具搬运—叠层升降机交接—立体储位精准运输”全流程作业,实现烟叶智能化、无人化仓储。项目组还通过力学仿真验证,创造性推出竖插交错式18包堆垛法,彻底消除了烟包倾倒风险,为烟叶长期、安全存储筑牢根基。
升级改造后,仓库库容从8.8万担跃升至11.9万担,增幅达35.2%;采用框栏集合存储后,减少了翻包、转运环节,仓储管护水平显著提升。
不止于此,邵阳市局(公司)还精心构建“资源共享、能力互补、经济高效、自主管控”的“两烟”一体化物流运营机制,推进降本增效挖潜。烟叶收购季和卷烟销售旺季错峰存储,销售旺季激增的卷烟及纸箱找到了临时的“家”,烟叶仓库秒变潮汐仓库。在设备使用上,物流器具设备“一物多用”,减少重复采购,设备利用率显著提升;在备件管理上,搭建“资产云平台+实体仓”架构,统一备件清单;在维保力量上,物流中心统管卷烟和烟叶两支运维队伍,统筹调度维保资源。
田间轨道运输车省力省工 轻松种烟
在新宁县安山乡车头村粮烟融合产业综合体,特制的轨道如银蛇蜿蜒穿梭于田间,一辆辆灵动如“铁龙”的运输小车,沿着轨道轻快地行驶,将一袋袋肥料精准运送到田埂边。
烟田里,烟农蒋长春笑着展示穿在身上的一套装备:“以前农忙的时候,搬运农资、烟叶,累得腰酸背痛。穿上这个后,搬运变得轻松多了。”蒋长春穿戴的是一套智能外骨骼设备,采用轻量化材料制造,搭载先进的多模态感知系统和AI智能算法,能够实时监测用户运动状态,根据不同地形自动调节助力强度,最高可减少使用者三分之一的体能消耗。
这一便捷高效的场景背后,是邵阳市局(公司)对当地农业发展困境的深度洞察与破局之举。
邵阳烟区地处丘陵地带,一直以来依赖人工运输模式,深陷“两高两低”的泥沼:人力成本高,每炕烟鲜烟运输成本在1000元左右;劳动强度高,每炕烟需负重5000公斤;作业效率低,每炕烟需安排5人挑烟;设备适配低,现有运输工具基本不能在田间行走。
为打破僵局,邵阳市局(公司)聚焦粮烟融合发展,聚力以烟促粮、减工降本,首创“固定轨道+移动平台+人机协同”架构,探索构建“轨道运输+埂沟载具+外骨骼辅助”复合型物流体系,形成“主干道—田埂—操作面”三级运输全地形覆盖。“一种非对称式自平衡运输底盘”已申请发明专利,使亩均田间运输成本降低90元,每炕烟搬运用工减少2个,烟叶机械损伤率降低4.3%。邵阳市局(公司)既推进粮烟生产物流资源整合与设备复用,又为同类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丘陵山地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
精耕在烟、一叶为农。邵阳市局(公司)表示,将深入推进烟叶提质增效工程,进一步探索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烟叶物流的深度融合,拓展现代烟叶物流应用,为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