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经 >> 浏览文章

重庆云阳:智治赋能古镇新貌 多跨协同解锁治理密码

2025-06-13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云安镇地处重庆市云阳县东北部,不仅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更因2200余年井盐文化积淀被誉为千年盐都。近年来,该镇以党建引领创新党群共建模式,融合基层智治平台,闭环处置安全隐患、化解民生诉求、助企解决难题,构建数字赋能、多元联动、全民参与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全力守护千年文脉,激活文旅发展动能,实现古镇保护、基层治理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

着力数智赋能,筑牢安全防护屏障

“以前靠人盯防太辛苦,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后山的实时监控,手机一响就知道哪块有隐患,心里踏实多了!”在云安镇白水社区,刚处理完一处火情隐患的网格员陈海燕指着手机上的智治平台说。

针对古镇古建筑密集、地灾隐患突出等问题,云安镇将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等纳入智治平台,整合全镇14个网格的地形地貌、文物分布、灾害风险点等8类数据,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实现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智控。在山林国道入口、古宅集中区及盐道文化步廊等关键节点安装烟感监测、智能摄像头等百余套设备,实时捕捉火点、交通路面等异常信号,自动向网格员推送预警信息。依托“镇-村-网格”三级联动机制,制定“数字预案”,匹配应急物资与救援力量。今年以来,精准调度党员突击队与洒水车排除3处威胁古盐道、万亩梨园景区的森林火灾风险,提前感知预警野外违规用火12起、道路隐患8次,实现“零损失”,为游客安全游览和文化遗产永续利用筑牢了智慧防线。

着力多元协同,破解民生治理难点

“扫码报事太方便了,昨天刚上报的路灯故障,今天就修好了!晚上逛古街也安全多了。”住在老云安的居民王大姐点赞道。

云安镇创新“线上扫码+线下议事”双轨机制,聚焦提升古镇旅游体验与居民生活品质,实现民生诉求快发现、快响应、快解决。在商铺、院落张贴智治平台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上报问题,系统自动派单至网格长,网格员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事件线索,实现平台“派单-办结-销号”闭环管理。线下开设“仁和议事厅”,围绕“增设游客停车场”、“规范古街生态环境”、“文化广场扩建”等文旅配套议题,吸引800余人次参与协商,实现“古镇事、大家议、合力办”。针对旅游旺季游客与商户纠纷多发、施工扬尘影响游览等问题,平台集成网格员、乡贤、执法力量资源,实现纠纷“一键上报、多方联动”。今年以来,镇村干部依托平台累计提供服务360余次,受理各类民生事项218件,古镇施工扬尘扰民事件通过平台24小时内调解成功,周期较传统流程缩短3天,实现当日办结率100%。

着力政企联动,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以前办证、改造搞不清楚找谁,现在平台‘三单制’清晰明了,完成‘明厨亮灶’升级后,游客吃得放心,我们生意也好做多了!”“云安羊杂”老店老板龚师傅满意地说。

云安镇以智治平台为桥梁,构建“政企民”协同机制,紧扣“古镇保护与产业振兴双轮驱动”目标,推动治理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开展常态化“千企万户大走访”,平台动态汇聚、归类和更新86家古镇商户、企业的经营需求和发展堵点,形成动态“需求清单”。精准助力12家餐饮商户完成后厨卫生改造、食材溯源系统搭建及“明厨亮灶”食品安全知识宣讲,提升“重庆地标菜·云安羊杂”品牌形象与游客消费信心;协调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桥”模块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贷款20万元。开辟“村企合作”线上通道,常态发布古法制盐体验策划、非遗文创研发、节庆活动组织等项目任务清单。探索“平台搭台、企业认领、村民参与”合作模式,为村集体和在地企业牵线搭桥。成功吸引3家文旅企业与村集体签约,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今年来,依托智慧治理优化营商环境与旅游体验,古镇游客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实现显著增长,以“盐文化”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产业体系活力迸发。

从“千年盐都”的古朴治理到“数字智治”的现代化探索,云安镇将守护历史文脉、优化治理效能的实践,有效转化为提升文旅品质、驱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下一步,云安镇将持续深化智治体系,让千年古镇在数智赋能中焕发文旅新活力,为探索文化传承、基层治理与区域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化路径贡献可鉴可学的“云阳样本”。(蒋毅 吴世宝)


0
上一篇: 中国银行鄂州分行:金融“甘霖”精准滴灌民企成长沃土
下一篇:折翼向阳处 星火暖人间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