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经 >> 浏览文章

从“守店宅男”到“破风骑士”——刘立明的“骑”妙之旅

2025-06-19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嘀!打卡成功!”隆回县南岳庙镇的美怡家超市门前排起长队,闻名而来的骑行者争相打卡“骑行地标”,纷纷在“骑行故事墙”上留下独特记忆......这是农网零售客户刘立明掀起“骑行经济”浪潮的创新实践,也是以点带面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健康逆袭:从“脂肪肝大叔”到“骑行达人”

(刘立明于洞口雪峰山骑行)

2020年,刘立明因日复一日的守店久坐而体重飙升,体检还查出了脂肪肝。“再这样下去,身体就废了!”抱着这样的心态,刘立明决定运动减肥,每天早起跑步,但是半个月过去,膝盖报警,跑不动了。正值迷茫之际,他的一位朋友让他试试骑行,不伤膝盖还能锻炼全身。他欣然接受,第二天就跑去俱乐部买了人生第一辆自行车,自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骑行之旅。

“骑行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一开始每天只能骑行5公里,现在日行200公里也不在话下。这段时间,我瘦了16斤,连脂肪肝也消失了!”刘立明激动地说道。

5年的时间,他征服了隆回大东山、草原村36拐、洞口雪峰山、武冈云山、张家界武陵源......每次骑行,他总能邂逅不一样的风景,或是晨光下摇曳的稻浪,或是暮色里绵延的山影,又或是细雨中氤氲的炊烟。这些经历不仅强健了他的体魄,更是对他心灵的一次次洗礼。

心态蜕变:从“焦虑守店”到“破风前行”

(骑行爬坡阶段)

“曾经觉得爬坡是折磨,现在却成了最好的思考时间。喘着粗气时,反而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前几年,刘立明的生活被局限在二十平米的店里。每天清晨拉开卷帘门,到深夜清点货物,周而复始的守店生活像一条越缠越紧的锁链,他想要挣脱,却又无可奈何。不见好的生意、生活的重担更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越来越焦虑,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无助。

直到开始接触骑行,他的心态慢慢发生了改变。“经营店铺就像骑行,总有上坡路和下坡路。爬坡确实很累,但是只要坚持前行,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刘立明将骑行期间的所思、所感、所悟与店铺经营融会贯通,他不再因循守旧、碌碌无为,而是决定开拓创新、破风前行,努力让自己的小店焕发新的生机。

经营赋能:从“被动等客”到“主动引流”

(“骑友之家”店招)

“车轮转得快,不如转得久;一个人骑得快,一群人骑得远。有了源源不断的客流,生意才能长长久久。”客户经理刘恒平根据刘立明的经营特征制定了“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帮助他借助骑行挖掘店铺经营新的增长点。

等客至不如引客来。为此,刘立明创新打造“骑友之家”,在店门口设置骑行用品专区,免费为骑友提供打气筒和简易维修工具,让风尘仆仆的骑行者能够及时给轮胎补气。此外,刘立明设立了“骑行故事墙”,墙上贴满了骑友的照片和留言,记录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最受欢迎的是他自制的“骑行路线明信片”,上面印着周边最适合骑行的风景路线,背面还标注了补给点位置,成为了骑友争相收藏的纪念品。

渐渐地,“骑友之家”的名声在骑行圈传开,许多骑友专程绕道而来,不仅为了歇脚,更是为了这份难得的温情。如今,“骑友之家”的客流量同比增长180%以上,日均接待顾客可达120人次,副食、农产品、骑行周边产品等月销售额突破5万元,并带动周边4家农家乐、2个果园实现增收。作为一名农网零售客户,刘立明成功解锁“骑行经济”的流量密码,真正实现了从“被动等客”到“精准拓客”的转型升级。

滚动的车辙连点成线,勾勒出绿水青山,点染成金山银山。刘立明的故事,像一粒被春风唤醒的种子,在乡村振兴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这场始于两个轮子的“骑”妙之旅,不仅转动了他的人生轨迹,更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乡村零售客户为店铺经营注入新的活力,他们共同书写着农网终端建设崭新篇章。(曾沛


0
上一篇: 以直播为翼 聚产业之力——李昀澄先生特制中国节亮相616京津冀电商之夜永清站
下一篇:岳阳临湘:诚信经营三十载 龙虾塘里拓富路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