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经 >> 浏览文章

《第3族经济》系列

2025-06-2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前言在人类社会的漫长演进历程中,劳动力结构如同一条无形却强劲的主线,持续牵引着社会变革的巨轮。从农业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简单模式,过渡到工业社会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大规模生产,再到信息时代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多元经济形态,劳动力结构的每一次深刻变革,都如同蝴蝶扇动翅膀,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引发了连锁反应,深刻重塑着人类的生活轨迹。当下,随着数字技术呈指数级发展,人工智能强势崛起,一个全新的群体——“第3族”,正以破竹之势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出现,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打破了传统“雇族”与“佣族”长期形成的二元对立格局,也预示着人类社会即将开启一扇通往全新时代——第3族时代的大门。那么,究竟为何未来可以笃定地被称为第3族时代呢?什么是第3族呢?第3族包括那些群体?为何这个群体的群体会迅速壮大,他将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什么是“第 3 族” ?

活脑袋策划机构王建华早在五年前就提出“第3族”概念。王建华认为“第 3 族” 是相对于传统雇佣关系中的 “雇族”(雇佣方)和 “佣族”(受雇方)而言的新兴群体,其核心特征是脱离传统雇佣关系,通过自主劳动创造价值。在数智社会背景下,这一概念进一步升级为:以数字智能技术(如 AI、大数据、云协作)为支撑,结合技术杠杆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交易的独立个体或群体。

(一)传统与数智背景下的群体范畴

传统自主劳动者:包括农工个体户(如小摊贩、手工艺人)、自由职业者(如咨询师、摄影师)、待岗失业工等,他们以个体或小规模协作模式生存,不依附于固定雇佣关系。

数智时代新兴群体:涵盖超级个体(如 AI 内容创作者、跨境电商店主)、独行创客(一人公司)、两栖创客(斜杠创客,如程序员兼 AI 提示词培训师)、公众公司人(如 DAO 组织、分布式创业团队)等,依托技术实现高效价值创造与全球化协作。

(二)核心特征

技术驱动:以 AI、大数据等数智技术为生产工具,打破传统资本对技术的垄断(如个人开发者利用开源 AI 工具开发产品)。

自主劳动:不依赖雇佣关系,通过平台直接对接需求方,实现 “劳动 - 价值” 的直接转化(如自由设计师通过数字平台服务全球客户)。

模式创新:采用灵活协作模式,如弹性工作制、分布式团队、智能合约分配收益,重构传统生产关系。

二、为何称为 “第 3 族” 而非 “自由族”?

(一)“自由族” 的局限性:甜蜜陷阱下的现实困境

“自由族” 一词易引发 “时间自由、财富自由、精神自由” 的浪漫想象,但实际生存状态充满挑战:

时间不自由:外卖骑手需 24 小时待命接单,自由设计师为赶工牺牲生活时间。

财富不稳定:平台抽成高(如 Uber 司机时薪不足最低工资)、收入波动大,缺乏社会保障(无五险一金)。

精神压力大:受算法操控(如短视频博主需迎合平台推荐机制),议价权薄弱,面临 “被自由” 的隐性剥削。

(二)“第 3 族” 的深层内涵:历史定位与进化导向

历史坐标:标记人类劳动模式的第三次革命(从农业社会的 “雇族”、工业社会的 “佣族” 到数智社会的 “第 3 族”),强调其划时代意义。

去伪存真:剥离 “自由” 的虚幻滤镜,直面群体真实生存状态(如 61% 自由职业者害怕被问 “职业”,78% 经历过收入断层焦虑)。

进化密码:揭示群体破局关键 ——掌握数智生产资料(如 AI 工具、数字资产、个人品牌),而非被动依赖平台。例如,重庆宝妈用 AI 管理多家网店,程序员将技能封装为付费课程,实现从 “劳动换取报酬” 到 “技术杠杆增值” 的跨越。

三、“第 3 族” 的核心群体分类

(一)农工个营户

传统形式:小摊贩、手工艺人等个体商户,不雇佣他人,依赖线下经营。

新兴形式:超级星个体,如跨境电商店主通过数字平台触达全球市场,AI 内容创作者利用生成式技术批量产出内容。

(二)两栖创客商(斜杠创收者)

传统形式:利用业余时间兼职的群体(如教师兼职作家)。

新兴形式:依托数智技术实现多角色高效切换,如程序员同时担任 AI 提示词培训师,设计师跨界成为数字艺术创作者。

(三)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者)

传统形式:独立承接订单的职业者(如摄影师、咨询师)。

新兴形式:全球化远程工作者,如通过 Upwork 等平台接单的程序员、跨境电商顾问,突破地域限制。

(四)公众公司人(微型合股体)

传统形式:小型合伙制企业,不对外招聘员工(如夫妻店)。

新兴形式:依托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的 DAO 组织、分布式创业团队,实现透明化协作与收益分配。

(五)待岗失业工(灵活储备军)

传统形式:因经济波动暂时失业的群体。

新兴形式:通过数智技术再就业,如网约车司机利用算法优化路线、直播带货主播通过短视频平台重启职业。

四、“第 3 族” 的崛起逻辑:技术、经济与人性的三重推力

(一)技术平权:AI 瓦解传统雇佣制的技术壁垒

工具革命:AI 工具(如 Copilot、Midjourney)赋予个体媲美企业的生产力,打破资本对技术的垄断。麦肯锡预测,2030 年全球 30% 岗位将被 AI 改造,个体可借助技术实现 “一人即团队”。

零成本创业:云计算、No-Code 工具降低创业门槛(如月费 300 元即可搭建 IT 基建),2023 年全球数字游牧人口超 4 亿,个体产能从线性增长跃升至指数级爆发。

算力加持:73% 自由职业者使用 AI 工具提升效率,如外卖骑手用算法优化路径、宝妈用 AI 剪辑生产短视频,技术成为自主劳动的 “外骨骼”。

(二)资本反噬:经济危机催生制度革命

恶性循环:企业裁员(如 Meta、亚马逊 2023 年裁员超 25 万人)与零工内卷(平台抽成高达 30%)迫使劳动者寻求自主出路,雇佣制 “安全感” 破产。

剩余价值觉醒:劳动者通过区块链确权劳动成果(如网约车司机要求数据分红),用 “劳动定义资本” 替代 “资本雇佣劳动”,第 3 族成为反剥削的制度迭代产物。

历史规律:经济危机倒逼生产关系变革,如 1929 年大萧条催生福利国家,2020 年代 AI 与危机叠加,加速第 3 族崛起。

(三)人性觉醒:对自主权的终极追求

时间主权:Z 世代宁肯降薪 20% 也要逃离 “996”,数字游牧挑战工位囚禁,雇佣制与人性需求矛盾激化。

生产资料掌控欲:从原始人握石器到数字游民构建算力库,人类本能追求生产工具主权,第 3 族通过 AI 模型、私域流量等建立个人生产资料体系。

创造性劳动保护:雇佣制下劳动者 90% 创意成果被资本收割,独立成为保存创造价值的必然选择,如设计师通过平台直接获取客户分成。

五、“第 3 族” 的未来:从生存到规则定义的跃迁

(一)规模预测:未来十年的 “迁徙潮”

自由职业者:预计占全球劳动力比例将从当前约 30% 提升至 40% 以上(全球劳动力总数按 30 亿计,人数或超 12 亿)。

待岗失业工:未来 3-5 年累计新增或达 5 亿,部分通过数智技术再就业进入第 3 族。

新兴群体(如超级个体、两栖创客):占比从当前不足 20% 提升至 30% 以上,成为增长主力。

(二)社会影响:重塑经济、文化与制度

经济生态:推动集中化经济向分布式转型,个体通过平台直接触达消费者(如跨境电商绕过中间商),价值分配从 “资本主导” 转向 “算法 + 劳动” 驱动。

文化观念:挑战单一职业身份,斜杠创客、数字游牧等模式普及,多元发展路径成为主流。

制度变革:倒逼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如灵活就业者社保覆盖)、平台监管强化(如智能合约规范交易),甚至催生 DAO 等新型组织形态。

(三)破局之道:三次觉醒成就真正自由

工具觉醒:从被动使用 APP 到主动掌控技术(如训练专属 AI 模型、用智能合约管理业务),将技术变为 “生产力杠杆” 而非 “枷锁”。

资产觉醒:将劳动成果转化为可持续资产,如设计稿采用分红模式、直播内容制作成网课,实现 “一次劳动,多次收益”。

组织觉醒:通过联盟、DAO 等集体形式提升议价权,对抗平台压榨,如设计师联盟集体谈判抽成比例,分布式团队承接大型项目。

结语:成为规则的定义者

活脑袋策划机构王建华认为,“第 3 族” 的崛起不是对 “自由” 的追逐,而是对劳动主权的争夺。当技术平权打破资本垄断,当经济危机暴露制度缺陷,当人性觉醒拒绝异化劳动,这个群体正以数智技术为画笔,重新书写人类文明的劳动篇章。拒绝 “自由族” 的虚幻标签,选择 “第 3 族” 的清醒定位,意味着拥抱一场从 “被动生存” 到 “主动定义” 的认知跃迁。未来属于那些掌握数智生产资料、敢于重构价值规则的觉醒者 —— 他们不是时代的旁观者,而是数智社会的建筑师。(活脑袋策划机构:王建华)

作者简介:

王建华:活脑袋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著名营销策划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产品营销"三.五价值再造"理论的提出者;品牌营销"中国方程"策划体系的创建者。

三十年专注在市场竞争的前沿战场策划营销、统军督战;是中国极少数同时拥有海内外市场众多案例的营销策划专家;具有超强的思维能力、完善的策划体系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营销策划活脑袋;常受邀为企事业单位和商会把脉问诊、策划营销和讲座授课。

专业著书:《传染营销活脑袋》《第3族时代》《解困:品牌营销的中国方程》等;商业案例:美国PID、JEUNESSE、中国力帆科技、郎酒集团、塞力斯集团、天虹线缆、万虎工业、百年赤水、大阳制造、宗申产业、施可富大曲酒、腊七方农业等。


0
上一篇: 金融行业需要的高效协作是怎样的?MAXHUB在金融展给出新回答
下一篇:AEO推动东莞由外贸大市向外贸强市转变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