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经 >> 浏览文章

湖北云梦:庙王村里的“跨界”实干家

2025-07-15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清晨的湖北省云梦县倒店乡庙王村,薄雾尚未散尽。驻村第一书记程洪涛已走在田埂上,不时停下和早起的村民聊上几句。谁能想到,这位皮肤晒得黝黑、对村里情况如数家珍的书记,一年多前还在县烟草专卖局的办公室里忙碌。2024年4月,临近退休的程洪涛接到新任务:到庙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角色的巨大转换,意味着全新的挑战。

(图为村庄新貌)

沉下去,摸清“家底”

初到庙王村,程洪涛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压力。坑洼不平的土路、亟待提升的环境、村民增收乏力的焦虑……这些远比想象中更具体。他没有坐在村委会等汇报,而是选择最“笨”的方法——挨家挨户走。田间地头、灶台旁边,他耐心听村民“倒苦水”、讲期盼。厚厚的笔记本很快写满了:路难行、环境差、农产品销路窄……调研让他锁定了关键瓶颈:行路难和产业弱。

修通路,连起民心

“路不通,发展就是空谈。”程洪涛深知村民的期盼。他积极沟通,将详实调研和村民需求带回“娘家”云梦县烟草专卖局,向上争取支持。经过努力,成功为庙王村争取到用于道路建设的帮扶资金。推土机进场修路时,不少村民自发围观。道路的贯通,不仅解决了出行难题,也连起了民心。2025年,他又争取到捐赠资金,继续用于完善村内路网。

村民老李感叹道:“以前雨天根本出不去,三轮车都陷泥里。现在卖菜运肥方便多了,程书记办了件大实事!”“晴天土、雨天泥”正成为历史。

(图为村内新道路)

兴产业,拓宽富路

解决了出行的“硬骨头”,程洪涛和村“两委”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庙王村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这是发展的基础。

他们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出击寻找出路。一方面,积极对接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努力为村里引入发展的“活水”。另一方面,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尝试发展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优质果蔬和生态养殖项目,避免同质化竞争。为了提升村民的种养技能,他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进村,在大棚里、池塘边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同时,主动帮助村民联系农产品销售渠道,努力解决“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的问题。产业振兴的思路,在程洪涛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正从纸上的规划一步步走向田间地头。

(图为村农产业)

美环境,凝聚合力

路通了,产业有了萌芽,村庄的“里子”和“面子”也不能落下。程洪涛组织党员带头示范,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定期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引导大家美化房前屋后。

环境整治后,变化是看得见的。村民王婶主动把自家门前的杂物收拾整齐:“以前觉得各家管各家就行,现在村子整体干净了,住着确实舒心。程书记带着党员们干,大家伙儿也都愿意跟着出份力了。”房前屋后变得整洁,乱堆乱放的垃圾少了,村庄显得更加清爽有序。在村民议事时,讨论发展、解决问题的氛围也更浓了。文明和谐的乡风,在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点滴实践中悄然培育。

(图为村民开展环境清理)

程洪涛坦言工作难题不少,但每当看到村民在新路上顺畅通行,像王婶一样主动维护环境、谈论着试种的新品种、眼里有期待,就觉得付出值得。

临近退休转换“赛道”,程洪涛没有豪言壮语。他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笔记本记录民需,用行动回应期盼:从修通“堵心路”、到播下产业“新希望”、再到共建“美家园”,一件件实事,履行着驻村第一书记的职责。他的身影,融入庙王村细微却可感的改变里,也融入万千驻村干部扎根乡土、播撒希望的群像中。(云梦县局 邱锦慧 程洪涛)


0
上一篇: 林清轩小金珠嘭弹水首发售罄转预售,创始人孙来春发道歉视频
下一篇:东北再担保公司锻造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的实践探索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