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的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简称“大会”)7月23日上午在京隆重开幕。大会以“源赋能产业 生态共筑未来”为主题,以“凝聚发展共识、积蓄发展力量、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构筑了良好的多方交流平台。
在数字生态领域,微软和苹果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也形成了其巨量的数字生态。进行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据安全的现实和客观需求,更是数字化时代企业和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推动行业的升级和社会的发展。
开源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
当前,全球开源生态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开源项目数量和贡献者规模持续增长,中国开源在新兴技术领域逐渐发力。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开源发展,将开源纳入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统筹部署,为加强开源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会上,多位专家围绕2024年度我国开源发展整体态势、近三年来国内外开源项目与开发者数据,对中国开源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专家们表示,开源项目将遵循技术螺旋发展规律,建立全球软硬件事实标准,推动行业开源模式应用,并在风险治理方面迈出坚实步伐。通过丰富开源运营模式,强化国际合作,推动开源的社会应用,持续繁荣开源生态。
与会专家表示,开源已成为全球科技进步至关重要的创新渠道。开源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中国作为全球软件价值链和高新技术产业链必不可少的一环,需要更完善的开源创新生态。以开源为特征的国家创新体系,本质上是数字文明时代的协作关系革命,开源从技术工具发展壮大并启蒙数字文明形态。
开源创新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探索出了一条兼具效率与公平的创新路径,不仅重构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底层逻辑,更将传统文化基因转化为数字文明的治理智慧。
央国企成为开源应用的主引擎
一直以来,央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纷纷投身于开源生态建设。他们通过构建协同转型平台,助力企业成长,深化场景应用,增强数智化能力。在数字化转型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的背景下,开源创新成为央国企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次大会的央国企开源应用与创新分论坛上,各业内人士在论坛上展示并交流了开源应用的成果。
2023年10月31日,南方电网公司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鸿物联操作系统(以下简称“电鸿”)。电鸿基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及运营的开源鸿蒙和开源欧拉进行电力行业统一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研发,首次实现一套系统覆盖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实现设备即插即用、海量数据互联互通,填补该领域国内空白。
目前已有96款芯片、40款模组和超千款设备,覆盖63%电网核心关键设备类型,带动亿级生态设备协同发展。数百家外部意向合作单位到访了解电鸿,500家产业链厂商已加入电鸿生态,电鸿从科技创新拉动产业发展的角度作出了生动实践。
南方电网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不断推动行业上下游的用户企业、芯片公司、模组公司、智能终端公司、软件公司等企业加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电鸿物联开源社区,繁荣开源生态。
普华基础软件张晓先在题为“聚力开源,共促汽车软硬生态协同升级”的演讲中表示,随着电子电气架构与智能网联技术的演进,软件和操作系统在智能汽车中的作用越发关键,共同构成了汽车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安全、实时和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
不过,整车企业往往面临着多个产品线、多个技术方案、多种芯片的复杂排列组合,芯片的适配、软件的集成和测试、操作系统的配置、多平台之间的迁移等不仅带来工作量的增加,也带来技术风险的增加。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整车企业需要能有充分兼容性和标准化的基础软件产品,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他表示,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不仅能赋能整车企业,还能赋能芯片企业和开发企业。
未来普华将深化开源战略,从项目核心价值打造、社区运营体系建设、生态共建机制等方面对开源社区进行持续建设,紧抓机遇,形成与头部芯片深度适配的基础软件产品,借助对方广泛的海外渠道实现软件产品出海。
中国石油则是从两次参加开放原子大赛的总结中获得了巨大的技术创新收益:利用开放原子大赛这一创新平台,加速开源模式在油气领域工业软件的实践探索。积极参与和组织开源大赛,不仅是中国石油响应国家开源战略的重要实践,更是传统能源央企以开放姿态拥抱新兴技术革命的生动展示。两次大赛不仅推动了中国石油自研工业软件核心技术难题“解卡”,也创新性构建了“以赛促研”的新型技术攻关机制,破除了传统“小院高墙”的思想壁垒,为技术攻关与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灵感源泉。
参与论坛的业内专家表示,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和企业对开源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化,将有更多央国企积极投身于开源生态的建设中,借助开源的力量,持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大会上指出,开源有力推动了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推进开源体系建设,释放开源发展潜力。坚持机制共创,鼓励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实现开源产品价值的科学量化,开源商业潜能的充分释放。他提出,要坚持驱动创新,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加速开源项目孵化培育和应用落地;坚持人才牵引,鼓励企业、高校加大力度推广开源人才评价体系;坚持开放共赢,推动开源成果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让数字技术更好惠及人民生活。
本次大会不仅是开源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开源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助推器。有力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培育形成各种新型业态和产业组织模式,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同时,通过展示众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开源 “硬核” 成果与行业实践,让更多人看到开源技术的巨大潜力与价值,吸引更多力量参与到开源生态建设中来,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