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兰州暑气正浓。兰州市城关区的鑫达盛轩便利店正迎来一堂特殊课程。“丝路先锋”志愿者与辖区民警走进店铺,将真实诈骗案例搬进店铺现场教学。
“刘老板,耽误您一会儿,给您看几个‘新把戏’。”志愿者边说边打开电脑。屏幕上,一个个真实案例被还原,伪装“平台客服”退款陷阱,虚构“中奖信息”诱骗转账。志愿者与民警在一旁指着关键步骤讲解:“看,骗子就是利用您的心理下套。”刘壮壮和隔壁几家闻讯赶来的店主围在电脑前,看得直咂舌。“以前光听说诈骗,没想到套路这么深!这演示比光讲管用多了!”大家感慨道。
派出所民警拿出一张印着“十个凡是”和“十个绝不”的彩色小卡片,“凡是要求汇款的,凡是让点陌生链接领补贴的,都别信!绝不透露短信验证码,绝不转账到陌生账户,记住了就能躲开大部分坑。”针对“丝路先锋·前哨阵地”,工作人员的讲解更为细致,因为“阵地”与“哨兵”同样肩负着资源共享、安全共守的责任。“您看,类似这种亲属换号要求转账的骗局,专盯生意人。”志愿者则手把手教她使用店里的“一键报警”装置:“万一发现不对劲,按这个红钮,公安后台马上就能收到!”
一次及时的劝阻、一张实用的卡片、一个简单的按钮,点滴努力正悄然改变着零售户的安全习惯。“现在看到陌生链接,条件反射就删了。”另一位零售户赵倩兰笑着说,她手机里存着宣传组留下的反诈服务号,“隔三差五看看新预警,心里有底。”更让她安心的是报警按钮带来的底气:“知道后面有人能快速响应,遇事不慌。”
“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就是守护市场秩序的根基。”志愿者表示,与公安部门联动的反诈宣传将逐步常态化,未来,他们还计划将更多真实案例改编成短视频,定期展开信息推送,并探索在重点商圈设置“反诈宣传角”,让安全警钟长鸣,让市井烟火更暖。(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