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阳耒阳市最偏远的马水镇烟区,一个挺拔的年轻身影正在收购线上忙碌,他就是朱黔。2019年入职,六年的时间过去,从最初被烟农视作“城里来的毛头小子”,如今蜕变成为大家口中值得托付的“靠谱技术员”。他以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基层员工的责任与担当。
迎风战雪 当好烟苗“保卫者”
“小朱,出大事了!昨晚突然下暴雪了,育苗棚现在全被厚厚的雪压着,感觉马上就要塌了,你赶紧来看看呐!”凌晨五点,朱黔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电话那头,育苗户老李的声音带着哭腔。
听到这话,朱黔瞬间从睡梦中惊醒,大脑迅速切换到“应急模式”。他看了眼窗外,一片白茫茫,情况肯定万分危急。顾不上冬日凌晨的刺骨寒冷,他以最快的速度披上衣服,匆忙驾车驶向20公里外的育苗工场。
暴雪后的道路被积雪覆盖,湿滑难行。朱黔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心却早已飞到了育苗场。他深知,育苗棚里的烟苗承载着众多烟农一年的期望,一旦失守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终于抵达育苗工场,眼前的景象让朱黔倒吸一口凉气。只见育苗棚上堆积着一层厚厚的积雪,最厚处已达七八厘米,棚架在重压下不堪重负,仿佛随时都会倒塌。若不尽快除雪,大棚一旦坍塌,后果不堪设想。
(朱黔在清扫大棚积雪)
朱黔没有丝毫犹豫,一边迅速掏出手机联系烟农合作社和育苗专业户,一边组织大家展开除雪行动。朱黔率先拿起除雪工具,奋力清除棚顶的积雪。他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与时间赛跑,拯救烟苗。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奋战,棚顶的积雪逐渐被清理干净。育苗户老李感激地说道:“每次遇到这种紧急情况,烟草人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从抗旱浇烟到洪涝排水再到抗雪保苗,多亏了你们的帮助,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好!”
“李叔,您别这么说,守护烟苗,就是守护大家的希望,这是我该做的。”朱黔笑着说道。在他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不畏酷暑 当好烟叶“守卫者”
夏日骄阳似火,田间地头像个巨大的蒸笼,这是烟株生长的关键时期,更是烟叶技术员最为忙碌和辛苦的季节。朱黔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发亮,衣服被汗水浸透又被高温烘干,却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一天巡查时,朱黔远远看到烟农老罗满脸愁容地站在田边,他赶忙走上前去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田里长了小虫子”。听到这话,朱黔立马蹲下身子,小心翼翼拨开叶片查看,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他很快判断出这是烟青虫,若不及时防治,烟青虫会迅速啃食叶片,严重影响烟叶产量与质量。
(朱黔在田间查看烟叶长势)
了解完情况,朱黔耐心地向老罗讲解着烟青虫的防治方法:“罗叔,别担心,我们可以释放蠋蝽,它是烟青虫的天敌,能够有效地控制烟青虫的数量。当然,也可以使用一些低毒的农药来处理,但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烟苗和环境造成伤害。”
为了让老罗更好地掌握防治方法,朱黔亲自示范了打药的动作:“您看,打药要均匀地喷洒在烟苗的叶片上,尤其要覆盖到背面,这里是害虫最喜欢藏身的地方。还要注意风向,别让药雾吹到自己身上。时间也有讲究,最好选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开高温时段防药害。”
在朱黔的指导下,老罗及时采取措施,没过多久,烟青虫得到有效控制,大片烟田免受侵袭。老罗满心欢喜,逢人便夸:“多亏了小朱,不然我这烟田就悬了!这小伙子技术硬、有耐心,真是帮了大忙!”
阳光收购 当好公平“护卫者”
朱黔所在的马水烟叶生产收购站是耒阳市服务面积最广的烟站,每年收购季这里都像个繁忙的战场,工作强度极大。作为评级员的朱黔,面临着“人情关系”和“利益诱惑”的严峻考验。
有一年收购季,一位烟农提着土特产找到朱黔,想请他帮帮忙,让烟叶评级更高些、卖个好价钱。朱黔当场严词拒绝:“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吃饭收礼绝对不行。好烟是种出来、烤出来的,每个生产环节都做扎实了,烟叶品质自然好,价钱也错不了。”
然而,看起来“不近人情”的朱黔,却总是默默地为烟农着想。收购期间,他听说辖区的一位烟农将烟叶存放在低洼的老房子里,暴雨来袭有被淹的风险,必须尽快转移存放地点。尽管忙碌一天已疲惫不堪,朱黔还是立刻驾车赶去。
到达现场后他二话不说,和烟农合力把一捆捆烟叶从老房子搬到安全的高处。雨水顺着脸颊流淌,但他毫无怨言。奋战几小时后,所有烟叶都转移到安全地带。此时夜已深,朱黔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站点,虽然又累又困,心里却格外踏实。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朱黔的这份坚守与付出,烟农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渐渐地,他收获了大家的信任与理解。“不管是种烟、烤烟还是收烟,只要有小朱在,我们就一百个放心!”烟农们由衷的话语,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在未来的“金叶”之路上,朱黔将继续怀揣着对烟草事业的热爱和对烟农的深厚情谊,不断探索创新。他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烟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烟农们的日子也将越过越红火。(衡阳耒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胡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