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目睹山河破碎,年轻的赵聚华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凭借过人的学识和坚定的意志,他成功考入黄埔军校,并将名字改为‘赵健’,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明报国之志。1932年,‘一·二八’淞沪事变爆发,日军悍然入侵上海,赵健随张治军将军率第五军奔赴淞沪前线抗击日寇,不幸以身殉国,年仅二十四岁。”在淞沪抗战烈士赵健的故居里,烈士家属赵覃雍老人轻抚赵氏族谱,声音哽咽地向前来走访的烟草公司代表讲述叔叔的事迹。
(赵氏族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衡阳市衡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专程走访抗战烈士家属,以质朴的关怀和深度的交流,开启了一场跨越八十载的致敬与对话。
登门送暖:一份心意承载崇高敬意
(走访现场)
“戴书记,我们今天来,一是看望您和家里的长辈,二是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赵健烈士表达最崇高的敬意。”衡山县局(分公司)代表王文韬双手递上牛奶和水果,戴书记眼眶泛红:“这么多年了,还有人记得我舅舅,记着那些抗日的英雄,我心里特别感动。”他指着店里陈列的商品轻声说道:“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不仅享受时代红利,还在衡山县局(分公司)的帮助下开了这家小店,日子越来越安稳。每次整理货架,我都想起,这安稳日子是革命先烈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得好好珍惜。”
走访中,代表们细心询问老人的身体和店铺经营情况,客户经理赵艳瑞还主动帮助整理店铺:“戴书记,以后进货、陈列要是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们一定尽力帮。”一句句关切的话语、一份份实在的关怀,让烈士家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让“尊崇英雄、缅怀先烈”的理念在细微处生根发芽。
座谈忆史:一段往事唤醒红色记忆
(座谈会)
“传记中记载他‘身中数弹,犹攘臂疾呼,以振士气,卒却强敌,临危镇定,虽身负重伤,犹忍痛杀敌’。”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抗日烈士赵健的侄儿赵覃雍老人缓缓讲起当年的抗战往事,在场人员无不屏息聆听,感动不已。
“赵爷爷,您叔叔的事迹让我们深受震撼。在抗日战争中,正是无数像赵健烈士这样的英雄,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敌的长城,才换来今天的和平。”衡山县局(分公司)代表周瑞杰动情地说,“今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我们前来走访,既是为了表达敬意,更是要从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客户经理赵艳瑞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以前在书本上学抗战历史,总觉得有些遥远,但今天听了赵爷爷的讲述,我才真正明白‘英雄’二字的千钧之重。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在工作中勇担责任,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座谈会上,大家围绕抗战历史和烈士事迹展开深入交流,历史的细节在言谈间逐渐清晰,抗战精神的种子也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种下。
宣讲传薪:一种精神照亮前行道路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不仅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更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座谈会后,客户经理赵艳瑞结合历史资料与烈士事迹,开展抗战精神宣讲,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案例,向在场人员阐释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
“小赵的宣讲让我对抗战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觉得抗战精神是宏大的概念,现在明白了,它就藏在叔叔‘守好国家’的誓言里,藏在我们普通人认真生活、努力工作的行动中。”赵覃雍老人感慨道。衡山县局(分公司)代表王文韬表示:“宣讲不是目的,传承才是关键。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抗战历史、铭记英雄事迹,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转化为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整场宣讲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将历史与现实相融合、英雄事迹与个人担当相呼应,使抗战精神真正浸润人心,成为激励前行的强大动力。
这场跨越八十载的致敬与对话,不仅让烈士家属感受到温暖,更让所有参与者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特殊时刻,这样的活动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勇担使命,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赵艳瑞 王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