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经 >> 浏览文章

又是一年稻香时,中行天门分行200万“金融活水”再润家乡田

2025-09-1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夏末秋初,天门市干驿镇的田野上,千亩稻浪泛起金黄。家庭农场负责人老傅站在田埂上,指尖拂过沉甸甸的稻穗,眼角漾开笑意:这每一粒谷子,都是土地给的恩赐,也是银行送来的及时雨啊。

就在几天前,中国银行天门分行的客户经理小李再次走进这片稻田,将一份200万元的助农贷款续贷合同交到老傅手中。这已是中国银行天门分行与这位“老朋友”的第二次携手——从多年前第一笔贷款支持农场扩大规模,到如今续贷助力春耕备产,金融活水始终伴着稻香流淌。

二十年扎根土地,从一颗种子到百亩良田。老傅的故事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他还是个青年,握着祖传的锄头,守着几亩水田,日复一日地插秧、收割、卖粮。他总说:“土地不会骗人,你流多少汗,它就结多少果。”凭着这股韧劲,他从单打独斗的种植户,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知名的家庭农场负责人,还曾受到过农业农村部的表彰。

他的农场如今不仅实现水稻种植、收购、销售一体化,更带动了周边数十户农民就业。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投入常常让他压力倍增:“种子要抢农时、化肥要保质量、土地租金要提前付……,每一环都卡着时间点。

一场“及时雨”,润了农田更暖了人心。得知老傅急需资金周转,客户经理小李第一时间上门走访。田埂边、仓库里、农机旁,都是他们的“会议室”。小李笑着说:“咱俩的‘商务洽谈’,经常是一脚泥、一身汗,但心里特别踏实。”事实上,这笔贷款审批流程比想象中更快。由于老傅是中国银行天门分行的存量客户,信用记录良好,加上农场经营稳定,银行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从申请到批复仅用了短短数日。“我们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中国银行天门分行普惠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涉农小微企业,就是守护老百姓的米袋子,更是践行普惠金融的初心。”

贷后“陪伴式服务”,让金融温度持续蔓延。值得一提的是,这笔贷款并非“一贷了之”。小李团队坚持定期回访,从稻种育苗到秋收仓储,从市场行情到技术升级,他们既是金融顾问,也是农场的“编外员工”。一次回访中,小李发现农场烘干设备老旧,还主动联系了银行合作的农机企业,为其提供置换方案。“他们不只是放贷款,更是真真切切在帮我们想办法。”老傅感慨道。

金融沃土,滋养乡村振兴梦想。如今,老傅的农场正计划引进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未来还将尝试稻米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中国银行天门分行也表示,将继续深化“三农”金融服务,针对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推出更灵活的信贷产品,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田间地头。

夕阳西下,稻浪泛着金光,老傅的手机响起——是银行发来的到账提醒。他望向远方,笑着说:“今年秋天,又能多承包两百亩地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金融与农业的每一次握手,都是对“耕耘必有回响”最生动的诠释。(许飞宏)


0
上一篇: 丰收账里的“智”量
下一篇:福州产投集团荣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279名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