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为凝聚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高端思想和智慧,服务国家湾区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在资本市场学院的支持下,由马洪基金会、深港产学研基地、博时教育及兴链数科发起,共同举办了“湾区智荟”第一期主题沙龙。
沙龙由资本市场学院副院长张韶辉主持。张韶辉副院长代表发起单位和支持单位致欢迎词,并就本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做了介绍,湾区智荟秉承“博观约取、致知力行”的理念,为湾区发展建言、为产业成长赋能,搭建政、产、学、研、资专家智者们“跨界、思享、共赢”沟通交流平台。
首期沙龙邀请到唐杰、李罗力、陈峰、李平、杨天平、王骥、韦在胜、岳鹰、郑伟鹤、孙东升、姚小雄、胡隽源、朱晋桥等各领域的13位专家、智者,围绕湾区发展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深圳市政府原副市长、资本市场学院副理事长、马洪基金会理事唐杰教授作为主旨演讲嘉宾谈到,四大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和人口重心,但是珠三角和长三角有明显差距。从具体数据看,78座城市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约1.17倍;城市群在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上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动态缩小趋势,其中长三角地区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约1.7倍,拉开了与其他三大城市群的差距。
但唐杰教授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指出,看中国创新发展,过去40年是制造发展,未来40年是创新发展,城市发展也分为科研型和产业型城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杭州、合肥这类大学云集的科学城市,更依赖于科学。深圳科学论文相对较低,专利大规模增长,深圳的能力是实现科学产业化,把产业分工越做越细,越做越深,成为世界著名的产业创新型城市。
深圳的经验表明,创新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精神。 而“湾区智荟”将集中企业家的智慧,实现企业家、科学家和政府的有效融合。
在听取了唐杰教授的发言,参会嘉宾也结合自身领域,提出并分享了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建议。
湾区智荟筹备组组长、马洪基金会创会理事长李罗力指出,希望“湾区智荟”不仅能搭建起一个跨界跨领域交流的平台,更能整合优势资源,汇聚湾区智慧,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咖”都能为“湾区智荟”发展发挥作用。
顺丰控股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杨天平指出,尽管顺丰是从快递起家,但未来希望可以有多元化的发展。第一是从城市走向乡村,顺丰将努力助力优质的农产品发展;第二从电商走向工业企业。行业未来发展,需要科技的引领。今天企业能够高质量发展,将来湾区高质量发展就有希望。
深圳北科生物董事长胡隽源介绍,生命科学从创新来说需要很多底层的积累,要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推动产业的发展,借助人工智能或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在元宇宙时代,要素的活力超乎人们的想象,也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增量以及社会的发展。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原总裁、现星河地产顾问孙东升提出了自己对地产行业的发展忧虑,但他也表示,未来的发展是靠创新。深圳作为创投行业的热点城市之一,在未来的创新和投资角度,政府还需要做长远和系统的支持。
同创伟业董事长郑伟鹤表示,在微观领域,深圳的创新环境相当不错,年轻企业家普遍具有国际视野,拥有高学历,具有创新精神,80后、90后甚至00后都在不断茁壮成长。提及深圳市政府规划发展的8个新产业、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包括基金,因此,他建议应借鉴苏州或是硅谷的做法,做一些市场化、分散化甚至民营化,轻资产的创新模式。他希望借助“湾区智荟”与在座的一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把创新作为核心的引擎来带动大湾区的发展。
海王集团党委书记、深商控股集团资管会主任王骥指出,现在90后、00后年轻人的想法鲜活、超前,但缺乏创业资金,深圳应该研究如何支持有才能、有冲劲的年轻人,培养青年企业家,他们是深圳下一代的希望,也是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在胜表示,从大湾区发展的角度来讲,“湾区智荟”提供了很值得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他感谢搭建这样的平台,能够让把知识、能量汇集起来,连接起来,产生力量,在经济上追赶长三角,为深圳发展、为湾区建设做贡献。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院士陈峰提到,他们研究院目前采用英文授课,旨在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创新拔尖人才。人才很重要,年轻人才更加重要,一定要把年轻人培养出来,中国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原行长、党委书记岳鹰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要取得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要把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对标长三角发展策略,珠三角也需要从重视交通网络、重视产业链,在招商引资政策等方面全力提升。深圳要成为一个纯科学创新的城市,就需要加大科学创新的力度,但是,必要的制造业也是需要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平认为,数字化、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要部分。数字经济一定要和实体经济结合。工业化的经济,其灵魂是智能,未来数字化经济的灵魂应该是数据。
深圳天使母基金董事长姚小雄指出,中国的创投行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培育,到现在整个创投行业的发展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总体看,成长期、成熟期阶段跟美国比较,在总量上已不相上下。目前正以组织化的方式培育创投行业的青年从业人才, 从聚集好的机构、投出好的项目、营造好的环境、探索好的道路引导等方面,完善机构天使基金与个人天使基金中国的发展道路,相信中国天使投资的春天会快速到来。
深圳倚锋资本董事长朱晋桥介绍了公司专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项目情况,详细描述了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项目。同时提出两个建议,其中一个就是要继续加强孔雀计划的人才激励,因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本场沙龙,嘉宾们讨论热烈、精彩,凝聚了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智慧,提出了不少独到而积极的见解。“湾区智荟”活动搭建的跨界交流平台,为服务湾区发展战略提供了智力支持。
深圳市南山区政府黄湘岳区长带领南山区发展改革局、南山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和南山区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同志参会。
“湾区智荟”为湾区企业成长赋能 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承担起了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探新路的重任。深圳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正式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发展的新时期。在资本市场学院的支持下,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深港产学研基地、博时教育、深圳市兴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四个单位共同发起“湾区智荟”活动,秉承“博观约取,致知力行”理念,每季度举办1次,每年举办4次,活动以小型沙龙方式,邀请12-18位来自政、产、学、研、资等领域专家智者聚焦湾区发展、科技创新、金融科技、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等多项议题做主题和经验分享,为湾区企业成长赋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