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党 建 >> 创新实践 >> 浏览文章

黑龙江省富裕县用“三牛精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

2021-07-05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聂勇 申震 徐梓航   加入收藏

黑龙江省富裕县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践行“三牛精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建立完善了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站位抓启动,“孺子牛”冲上前线。制定了《中共富裕县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方案》和《富裕县“我为群众办实事”专班例会制度》,2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发挥了示范性和指导性的双重引领作用,带头开展聚焦“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的领导干部“走流程”,分条分块走完了富裕县重点领域、行业难点及重点办事流程,聚焦贷款、医保、执照办理等重点事项,坚持像百姓一样走窗口;172名科级干部就公共服务、证明材料,行政执法等重点方面,亲自体验办事流程,换位思考群众感受,本着“给自己爹妈儿女去办事”的心态去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目前累计发现问题292个,已整改完成230个,其中立行立改事项59个。

创新方式方法,“拓荒牛”开创新局。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探索制定了“集中学”“参观学”“广泛学”“线上学”“检验学”“交流学”“点单学”“自剖学”“实践学”“总结学”等10种学习模式,指导全县51个党委(党组)召开专题研讨128场、专题党课66节、专题宣讲226场。其中,在抓“交流学”上,注重双向互补,充分发挥了老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模范引导作用,制定了《富裕县老党员青年党员结对子学党史制度》,组织一批老党员以其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教育青年党员认识党领导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奋斗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组织社区党员和党员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去党史学习的书籍和光盘;组织关工委党员、“五老”成员、社区党员为贫困儿童进行捐资助学,进行党史教育普及,传承红色故事,播种红色基因。

聚焦“急难愁盼”,“老黄牛”深耕不缀。为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惠民实效,成立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专班,组建立了“吹哨报到”“开门办民生”“信访积案化解”“十项惠民行动”“走流程”“志愿服务”等6个专项工作小组,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通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堵点。在化解信访难题上,对20个信访积案落实县领导包案责任,包案领导按照“四包”(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化解、包思想转化、包息诉罢访)、“五亲自”(亲自签批意见、亲自约谈信访人、亲自协调解决合理诉求、亲自审核办理情况、亲自核查落实情况)对信访案件逐一调研排查、逐一论策化解;各属事单位针对信访矛盾及不稳定因素,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按照底数清、情况明、无遗漏的标准,逐人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规定完成时限,进一步增强了化解矛盾和解决难题的态度与力度,使信访案件化解率达到90%以上。在织密织牢社会治理的针脚上开新局、见真章。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依托社区网格,充分发挥了社会综合治理、政务服务、执法服务、志愿服务等工作的惠民利民实效,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多元化解基层矛盾,使群众纠纷不出网格,就地解决,目前,县第一季度信访案件数目同比大幅下降。在大项目建设方面。坚持“促发展、稳就业”的惠民利民思路,借助全省“百大项目”益海嘉里现代农业(富裕)产业园产业优势,引进了总投资106亿元医药产业园项目,向打造百亿园区、千亿企业的目标进一步迈进,预计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税金10亿元、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在解决群众出行难、出行贵问题上,进一步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组建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运输企业,在全县各乡镇村屯合理设置了219个公交站点,执行“三五七”票价标准,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车,享受到城市交通出行的同等方便。目前,农村出行人数由原来的日均900余人次,增加到日均3000余人次,预计全年节省资金1200多万元。(聂勇 申震 徐梓航)


0
上一篇: 山西省霍州市税务局:创新党史“四学”,确保走深走实
下一篇:江西南昌:别有特色的党建“青山湖模式”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