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党 建 >> 当代三牛 >> 浏览文章

莫道霜花染双鬓 且看夕阳洒金辉——河北邢台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骥伏枥“智”在千里

2021-12-30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孙创宇、黄再生   加入收藏

河北邢台市老科协常务理事、年已80多岁的“追逐太阳的老人”赵至礼一年荣获三项国家专利;同市的老科协理事郝景香发明了太行山植树造林的“郝氏造林法”,并在全省推广;著名谷子专家、“河北巨鹿农业科技园区”的首席顾问和技术带头人赵治海,培育的“张杂谷”牌杂交谷子“种”,目前育种基地面积达到了1.5万亩,种植惠及9个省市自治区155个地区、规模达500多万亩,同时,作为国家战略项目,已在6个非洲国家推广种植……

壮心未已,“银发”生辉。宛若繁星,一位位老科技工作者退休后,在不同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为建设美丽邢台做出新贡献。邢台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荣获2021年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先进集体奖。

“老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会员中不仅有老科技工作者,同时还有退休的领导干部,既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又能够成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智。”邢台市老科协主席盖凤安告诉表示,近年来,全市老科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协工作重要的指示精神,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城市建设,以及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和老年康养等方面,积极调查研究,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献智慧 供余热 老将荟萃

邢台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是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经市委批准,依法注册登记成立的 。目前,19个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全部完成组建,在全省率先实现组织建设全覆盖。全市已经建立各级基础组织278个,其中,设立乡镇分会168个,市县区直分会和专门委员会110个。建立农业、建设、卫生、交通、林业、国土、教育、环保等专业分会、协会228个。

在老科协的鼓励带动下,一大批老科技工作者纷纷加入老科协。据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市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老科技工作者约4.1万人,已正式入会的会员和纳入服务对象的约1.25万人,占总数的30%。服务领域从农业、农村、城市建设、基地建设,扩展到了工业、老年康养、科技研发、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邢台市任泽区老科协还建立了民调组织,相继调解矛盾纠纷5000起,既拓展了服务范围,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搞创新搞科普身体力行

老科技工作者都曾经是各行各业和科技战线上的主力军和领导者,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为让这些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贡献“才智”,市老科协坚持鼓励倡导以奉献为义务、以服务为责任,通过“活动”这一有效载体,凝聚人心、增强活力,增进感情、激发动力,以此带队伍、搞服务,抓创新、促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老科技工作者模范,如著名谷子专家赵治海,是“河北巨鹿农业科技园区”的首席顾问和技术带头人,在他的潜心研究下,培育出了驰名中外的“张杂谷”牌杂交谷子“种”,目前育种基地面积达到了1.5万亩。种植惠及9个省市自治区155个地区、规模达500多万亩。同时,已在6个非洲国家推广种植。市老科协常务理事、年已80多岁的“追逐太阳的老人”赵至礼2018年一年荣获三项国家专利;市老科协理事郝景香发明了太行山植树造林的“郝氏造林法”,并在全省推广等等。

在新冠疫情缓和之后的“复工复产”中,全市老科技工作者主动通过“线上”“线下”和“现场”,“手把手”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市老科协理事、农业专家王韦东日夜“兼程”奔赴农业第一线,具体指导沙河、南和、任县等地的小麦后期管理工作;巨鹿县老科协副会长、高级农艺师杨彬海为尽早复工复产不让农作物受损,一方面通过“线上”重点指导金银花种植户,传授田间管理与防治办法;一方面,深入大田“一对一”指导谷子种植大户,传授如何弥补前期耽误的管理工期。今年疫情期间,全市有570多名老科技工作者参与了指导“复工复产”工作。

据统计,几年来,老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创新项目68项,扶持指导项目196个,帮助百姓解决棘手科技难题23项,解答问题1600余条。

展优势设“平台”引资招才

“老科协是上下‘贯通’、横向联系的‘一体化’组织,人才集聚、资源丰厚,涉足广泛、学术超前,既是一个‘聚宝盆’,又是一个大‘平台’,尤其在科技人才方面,不仅集中了大批老专家、老教授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国家顶尖人才、两院院士也不乏其中。”市老科协名誉会长张士英说,目前全市农业领域已建立省级老专家工作站6个、建立各类示范基地72个,其中省级示范基地20个,为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邢台市老科协紧紧依托“平台”、利用“平台”,引项目、引资金、引人才,积极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河“超威电池”,南宫“嘉泰环保”,临城“石英板材”等一批高科项目,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郑兴耘、李元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明、刘宗超等众多高端人才,都是通过老科协的“路径”引进来到邢台的。

初步统计,几年来,全市各级老科协先后引进高科技工农业项目70个,引进技术、新品种76项,引进资金26.9亿元,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50人,其中,院士7人,研发创新人才26人,高科技人才93人。

当“参谋”搞调研 建言献策

全市老科协队伍中,处级退休老干部和县市区科局级退休老干部,以及中高级职称的老科技工作者占比达70%以上。他们政治站位高,工作经验丰富,同时,专业技术精湛,科学态度严谨,审视问题独特。为此,全市老科协积极组织会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决策建议,主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帮手”和“助手”。

2019年,市老科协组织会员在5—6月份深入19个县市区的示范基地、康养中心、老科技工作者之家等91个单位调研,并与46名县市区领导座谈,就基地建设、科普建设、组织建设、老科协自身建设等交换了意见,沟通了情况,大大推动了工作的开展。2019年4月28日,市老科协组织规划、水利、环保、建设、林业等领域的6名老专家,深入到市开发区狗头泉现场实地调研考察,从历史、科学的角度,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保护、历史文化,以及水系建设、四季绿化、项目名称等,提出了9个方面的建议,受到了市政协主要领导的肯定。

文/河北省邢台市老科学技术协会  孙创宇 黄再生


0
上一篇: 基层党员金志峰:用行动践行无悔承诺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