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畔,牧民斯钦孟克种植的柳条林成为迁徙候鸟的家,5年多的时间,因为候鸟,他也有了“巡护员”的新身份,也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81号驿站,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到保护候鸟的队伍当中。
在他家,这只小猎隼是斯钦孟克前段时间救助的,小家伙一点点长大,天气转凉,他要把它送到救助站,救助站的陈国军,就是斯钦孟克在救助候鸟的时候认识的,把小猎隼交给他,斯钦孟克感觉很放心。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野生动物救助站工作人员陈国军介绍说, 用消炎水、青霉素为小猎隼消毒,我们还给小家伙喂鸡腿,现在全吃鸡腿。
在斯钦孟克的手机里,储存着上百张救助候鸟的照片,过去斯钦孟克每次遇到受伤候鸟,都是自己在网上查资料,学会辨别鸟的种类,学习怎么照料小动物。
这几年,克什克腾旗建起野生动物救助站,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动物医院”。斯钦孟克救助的小动物都会送到这里,赤麻鸭、猫头鹰,斯钦孟克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
斯钦孟克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说,”五年来我每天巡护四万多步,习惯了,四五点钟起来开始巡护,河两边去看,看动物,什么鸟来了,喜欢鸟,自己的地方自己保护!那些放生的动物,有时也会返回这里,像是回家一样“。
“过来吧,妞妞,来来来,饿了吧,馋了吧。这小嘴吃的,吃吧,吃完奶就跑,上山了!”
“它叫旺财,它叫来福,从小来到的,能给咱们带来福气,来,出来吧,来福!”
五年间,在达里诺尔湖,斯钦孟克一路走来,总能遇到惊喜,蓑羽鹤编成“V”字形队列,向南方飞翔。不远处,沙狐宝宝也出来晒太阳,兔狲也跑出来观察.....在这里,大鸨、蓑羽鹤、白枕鹤、灰鹤、遗鸥等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群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斯钦孟克真的很喜欢这个新职业。
(文/赤峰市林草局 刘忠友 吕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