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铜陵市普济圩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迎来跨越式发展,全年农资、功能性大米销售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业三大板块营收完成10080万元,较上年增长41%,在普农集团率先突破亿元大关。
近年来,普济圩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引领,积极培育新业态,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成功走出了一条以质量兴农、生态优先为理念的提质增效之路,荣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基层社标杆社、省服务业百强企业等称号。
2017年初,改革之风吹进普济圩,这片沃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基质旱育秧”便是其中一项革新举措,它有着“穿着皮鞋种田”的美名。然而,当时大家对这种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毫无概念,这其中也包括普济圩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士金,他深知“基质旱育秧”稍有不慎秧苗就有可能被烧死,却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们只怕被时代所抛弃。”孙士金坚信现代高效农业路只会越走越宽,果断选择在公司1000亩实验田中先行先试。“基质旱育秧”难干,当时不仅活脏、累、忙,而且公司人手少、时间紧,孙士金便和大伙一道起早贪黑大胆尝试、小心求证。功夫不负有心人,“基质旱育秧”实验最终大获成功。跟常规育秧相比,秧苗高、总根数、白根数、百株鲜质量分别提高了10.3%、5.8%、34.7%、6.7%,每亩节本约200元,不仅在公司实现大面积推广,还吸引了全国各地农业同行争相“取经”。
农技人员在安徽铜陵普济圩现代农业集团公司稻田里运用北斗高精度自动驾驶插秧机插秧
有些事情成功一次就会有经验了,下次就会越来越顺。普济圩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聚焦客户“种—管—收”全过程需求,全方位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最优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病虫草害防治与肥水管理方案等全套“定制服务”,积极引进纳米农药,大力推广北斗高精度自动驾驶插秧机,广泛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点对点营销、定制营销等新的商业模式,全力推进“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截至目前,公司服务面积超过100万亩,辐射郊区、枞阳、无为、青阳等地,并带动农户农药化肥亩均减量15%以上。
在孙士金眼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厚植“红色基因”,这与公司党支部书记吴良青不谋而合。“上个世纪90年代,公司经历一段转型阵痛期,那时候非常痛苦,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吴良青说,农垦人要技术有技术,要学历有学历,但始终拉不下面子,甚至宁愿“饿肚子”,也不想“到市场找食吃”。
喜获丰收
“决不能坐吃等死!”支部班子一合计,还是党员干部先上。于是,他们带头挨家挨户推销化肥农药,大伙见状纷纷效仿。现如今,党建“金名片”正引领该公司“跑得欢”,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以优质高效服务促“三农”发展,培育出“普穗”“普垦”等诸多响亮牌子,群众一致叫好:“党员推介的农资产品准没错!”
牢记初心,勇于担当。作为国企,普济圩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踊跃参与脱贫攻坚战,定期举办专题技术讲座,对基层技术人员和贫困户进行实操培训,免费发放防治病虫害药物累计40余万元。2020年,公司免费向枞阳县和郊区脱贫户赠送2000亩秧苗,总价值超过30万元。“我们将紧扣‘现代’和‘服务’两个关键词,认真做好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聚力打造‘农资+金融+肥料+农机+种子’等全程化保姆服务,着力破解农业科技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守护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孙士金对未来农业发展充满期待。
图、文/安徽省铜陵市普济圩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王泽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