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北大荒,天高云淡,清风送爽。“看,这玉米长得多好,穗丝全部开始发黄了,而且前两天的降雨大风天气对玉米影响不大,整块地没有倒伏。”连日来,在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操作无人机的种植户,随着设备的拉起、下降、盘旋、拍摄,查看着作物最真实的生长状态。
今年31岁的种植户孙鹏种植了800亩玉米,父辈们“看天吃饭”的种植模式,使他深知玉米这类作物的“管护难”,所以今年他购入了一台无人机。“这无人机可帮了我大忙,以往进不去、看不到的作物生长状况,现在用无人机就能做到准确了解,辅助我有针对性的进行施药、施肥作业。你看,这作物管护得多好,今年肯定丰收!”
看着回传的影像,孙鹏欣喜地介绍道:“这不马上到收获期了,无人机还能查看耕地与作物的实时状态,方便我更好地调整收获设备,让我能更精准地抓住玉米的最佳收获期,降低减产、霉变、倒伏的风险。”
近年来,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持续在科技装备引入、试验、推广方面“狠”下功夫,使无人机巡田、数检,协同智慧喷肥施药成为可能,在一架架无人设备的起飞降落中,让“向经验要产量”的传统农民逐步走向依靠科学技术稳产保收的现代“新农人”,农业种植质量与田间管理形态得到优化,粮食稳产得到保障。
在种植户宋景刚的地头,技术人员王胜田正指导种植户使用无人机选点拍摄,短短几分钟无人机返航归来,王胜田将照片、视频等资料打包,发送给千里之外的农业技术专家,他介绍说:“这两年分公司邀请省里农科院的技术专家来为我们培训指导,帮助我们与专家建立联系。无人机巡田的影像资料、分析数据我们第一时间向专家分享,获取最权威专业的农业生产建议。”
已在无人机巡田中尝到甜头的宋景刚,来年已经打算选购一台影像清晰、自带农田及作物长势综合分析的无人机设备,他对记者说:“现在这无人机巡田+专家技术指导,给足了我们增产增收的底气。在这场农业现代化、智慧化发展的变革里,我们不能掉队。”
在下一步重点工作中,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将持续聚焦智慧农业发展这一重要工程,紧扣“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持续引入“高、新、尖”农业技术,让更多适合本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设备从理论验证的“试验场”走向稳产增收的“展示场”,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守护粮食安全。
(图/文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 高明珠 徐磊 武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