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涌千重浪
稻熟遍地黄
最美丰收时
尽是稻谷香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的太原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伴随着收割机隆隆的轰鸣声,180余亩府西大米再次喜获丰收。
什么什么?尖草坪区种植有水稻?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优质大米美名扬
说起府西大米,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颇负盛名的府西大米,曾与吉林延边大米、黑龙江响水大米、天津小站大米、北京京西大米共享“北方优质大米”的美名。
所谓“府西大米”,指的就是产自太原府以西、太原盆地北端的大米。这片区域也就是今天的尖草坪区。
尖草坪区是什么时候开始种植水稻的呢?据尖草坪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张传宏介绍,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尖草坪区种植水稻的历史并不短,最晚在明末清初时就已开始。
尖草坪区横跨汾河两岸,秋季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好,水源干净,土壤肥沃,在此种植的府西大米以韧性强、有粘性、外观品质好、米饭清香、干物质含量高、口感佳而出名。
府西大米回来了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水资源的减少,以及巨峰葡萄等经济作物的引进,府西大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逐渐淡出了人们的餐桌,成了老一辈太原人的美好记忆。
2019年起,太原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始试验恢复种植水稻。这里地处太原市水源保护地,土壤无污染,使用汾河干渠水和地下井水灌溉,水源干净,土质经汾河冲积和沉淀而成,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水稻种植。自种植以来,水稻连年丰收,府西大米回来了,还是记忆中的香味!
在保证大米好吃的同时,如何提高产量呢?农业专家来支招儿。2023年,太原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的水稻品种为山西农业大学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晋稻17”,既可抗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又具有耐旱、耐寒、抗倒伏的优点,亩产可达600公斤。
从紧巴巴到美滋滋
回忆起之前种植水稻的日子,向阳村村民王泽宇十分感慨。他说,以前每年在地里忙忙碌碌,从早春的整地开始,育苗、插秧、除草、施肥等流程道道不敢懈怠,可是靠天吃饭收成并不理想,有时候辛苦一年甚至还会赔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现在,规模化经营的太原北部现代农业园里,水稻种植全流程都是机械化作业,人轻省了不说,水稻的质、量双双得到了保障,注册了“向阳滩”商标的府西大米一斤最高能卖到10元!他每年不仅有固定的流转收入,还能去园区就业,全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据王泽宇介绍,呼延村、宇文村、中下温村现在都种植有水稻,在尖草坪区农管干部的引导下,水稻种植还发展到以前从未种植过水稻的古交市。在现代农业的科学加持下,我们期待古交也能成为府西大米的产地之一。
从南翟西梅到宇文红薯,再到府西大米,在尖草坪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下,在尖草坪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尖草坪区特色农产品正走在品牌化发展之路上。
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还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全面融合发展。
在尖草坪区,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图/太原市尖草坪宣传部 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