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委会木光村托科坝的草莓园里,工人们正忙碌着采摘草莓。随着一车车新鲜优质运往远方,木光村村民们的“莓”好生活画卷也在此时徐徐展开。
托科坝近千亩的红土地被国际知名浆果生产企业——美国卓莓公司青睐,正逐步将这里打造成高端草莓种植基地。
卓莓公司拥有百年的高品质浆果种植经验、先进环保的农业种植方法及采后保鲜技术,该公司在托科坝建造的现代化无土栽培浆果农场占地近千亩,引进栽培优质草莓苗木400万株,建设现代化种植设施大棚、自动化控制灌溉系统和无土栽培系统,为当地乃至整个古城区农业产业带来了现代化新技术示范。
木光村农户在草莓园区务工。摄/王宏峰
在这片“黄金宝地”背后,还有一段长达20多年的零散巴掌田“蜕变史”。作为木光村小组长,洪治国经历了托科坝奇幻变迁。
“以前插秧、收庄稼,在田埂上走都走不稳。”洪治国回忆道,“地倒是好地,但村民们浇水、走路什么都不方便,种什么收成都不行。自己种地成本又高,想租出去也没人花钱租。”
2012年,当地政府和烟草部门在木光村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将托科坝打造成烟田连片种植示范区。
原来零零散散的巴掌田、撂荒田变成了“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的“黄金宝地”,迎来土地价值“第一涨”。
“这块地可神了,同一作物连续种五六年收成还是好,别的地连种三年就开始降了。”洪治国说,“有的村民也有顾虑,人工作累了要休息,地耕作累了也得休息啊。”
为了保持土地活力,当地政府和村干部第二次动员群众同意土地流转,在2017年引进了三七种植,与企业签订了三年合约,给托科坝一个“休息期”。在得到三年的休养后,托科坝又恢复了烟田连片种植示范区,这是这片土地的“第二涨”。
看到小循环下托科坝土地持续增值的成果,越来越多的农户愿意尝试新产业了。
2021年底,古城区人民政府与卓莓公司达成丽江浆果种植项目合作协议。从2022年起,卓莓公司开始在古城区七河镇分期建立草莓种植基地,托科坝这片土壤环境优质、路面规划合理、沟渠水利畅通宝地上,摇身变成了现代化的草莓种植园区。
“一开始还担心地租出去收入会降低,现在好了,又有租金收,又有工钱拿,公司还给大家买保险,除了划算还是划算!”洪治国高兴地说。
从2023年起,托科坝给木光村农户带来的租金收入从三七种植时的每年每亩1200元增长至现在的1800元,并且两年之后还能以每年20%的涨幅上升。此外,基地还以每天100-150元的工资雇佣周边村民务工,一年为村民们带来了800多万元的工资收入,为更多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干活挣钱的机会。这一次,迎来的是土地价值“第三涨”。
“我们正在尝试发展魔芋、中药材、玉米制种多产业轮换,目前已实现200亩玉米制种试种了。看着这块地越来越好,大家也越来越愿意尝试新产业,因为大家都尝到了土地集约化经营的甜头!”共和村村委会书记罗木云说。
(文/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钟佳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