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渭北旱塬东部的陕西合阳,土壤含钾量丰富,地下水资源丰沛,生产优质葡萄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近年来,合阳以建设“生态合阳,红提之乡”为目标,以打造合阳红提葡萄公用品牌为抓手,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不断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葡萄果农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7月10日,2024年“走出杨凌看示范”媒体采访团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示范站内一行行葡萄藤架整齐排开,翠绿的葡萄藤下挂满了成串的葡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葡萄架。摄/徐均坪
“葡萄种植是合阳的主导产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种植,90年代末开始发展欧亚种红提(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迅速,但存在着葡萄栽培模式不合理,效益低下, 葡萄果实品质层次均一,特点个性不突出,不能满足现在我国葡萄消费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等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研究员张宗勤介绍说,示范站自成立以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解决合阳葡萄生产与产业系统与应急性问题,通过成立品牌管理技术服务团队、设立直销窗口、举办推介会,发展合作社、完善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等为果农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推动葡萄产业在上新台阶。
“我们园区原来种植的都是传统品种,加之管理粗放,效益不好。后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换品种,上设施、铺地膜、装滴灌、改树形,实行果园生草、重施有机肥、探索实施智慧化管理,短短两三年园区大改观,效益翻了好几番。”合阳添缘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常磊刚说,园区通过“公司+”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收益分红等方式,实现双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葡萄。摄/徐均坪
张宗勤表示,目前以合阳冷棚红提为主导的葡萄产业结合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应用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县建成万亩红提葡萄乡镇2个,千亩红提葡萄专业村6个,设施冷棚红提葡萄专业村2个,葡萄标准示范园80个,建成葡萄基地17万亩,挂果面积12万亩,总产量20万吨,总产值10亿元,亩均收益万元以上。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已然成为合阳、乃至于陕西葡萄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引领葡萄果农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文/杨凌示范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