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云南大理:水润田兴共绘丰收图

2024-08-3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农桑之基在兴水。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就有一个以“水通则业兴”命名的村落,兴水村位于甸南镇通往剑川县城的214国道旁,虽交通区位便利,但因背靠南汉登山,加之距离剑湖较远,早期的水源条件无法满足农事灌溉需求,经历了引活水入田、建清渠成网后,初秋兴水村的田块内,稻穗沉缀,烟叶葱茏,满眼尽是丰收景。

甸南镇兴水村农田现状。摄/张洋

兴水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烟草行业援建水源及配套工程铺展开来。2007年建成的后箐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生态保护和生活用水的综合利用型水库,工程总投资157.65万元,其中烟草行业补贴102.66万元,地方政府补贴44.03万元,总库容17.41万方,2015年烟草行业再次补贴117.63万元,建成累计3.86万米的主干渠,解决了兴水村和附近村庄3852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受益农户达到204户,后箐水库及其配套水渠的建成不仅改善了村内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也解决了村民们安全饮水问题。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促进了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从水“困”到水“兴”,兴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培森深有感触:“对农业种植来说,多收少收看肥,有收无收看水,水源充足是村名们收入的有效保障,自从水库建成,‘一年到头为水愁’的局面彻底改变了,用水难成为了历史,水利设施配套成体系,土地流转也有了活力。”

依托水源基础的有效保障,兴水村一批批优质烟叶生产产区基地得到蓬勃发展,2021年起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启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县内烟区烟水烟路配套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效预防功能性缺水,在“引来水”的基础上“保住水”。

甸南镇兴水村农田。摄/张洋

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和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为兴水村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积极抓好烟叶产业的同时,当地政府与烟草部门积极探索粮烟协同发展,在种植烤烟的田块上有计划地安排水稻轮种,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还促进了农业生态和土壤结构的良性循环,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今年以来,兴水村赶上“农旅融合”发展的热潮,通过挖掘和利用农耕文化,丰富旅游文化体验,为推进农文旅发展模式夯实了基础。6月,兴水村在剑川县土地整治暨提质改造项目规划区举办2024年农耕文化节暨“我在兴水有亩田”认领推介活动,众多认领“田主”在现场完成稻田认领,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亩田。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农耕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村民热情参与,大家下田插秧、抓鸭子、捉鱼,在汗水与欢笑中,深切感受农耕之乐,体悟劳作艰辛,领略农耕的魅力。

认领“田主”刘芳艳带领孩子认领田地后高兴说:“带孩子参与‘我在兴水有亩田’是非常有意义,能够让孩子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农业生产的辛苦和乐趣。孩子还能吃到自己认领的田地里种出的鲜米。”

绿水青山藏不住,生态田园入画来。未来,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将继续探索“烟粮协同”发展的农业转型新道路,凝聚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合力,努力打造景美、业兴、民富的美丽宜居乡村,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文/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张洋 洪滢)

0
上一篇: 云南红河:种下百香果,拓宽致富路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