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无声,秋韵有形。立秋时节,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文井镇迎来了遍地金黄的时节,上千亩稻田如棋盘般整齐排列,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宛若镶嵌着黄金的珍珠,微风拂过,稻浪起伏,稻谷飘香。
文井镇水源丰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有着丰富的光、热、水、气候等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景东县的核心、优质烟区,年均生产烤烟5万担以上,年均实现烟农收入9000万元以上,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为不断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助力群众增收,景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实施“以烟稳粮、粮经轮作”的“烟粮协同”战略,在烟区内构建“一年烤烟一年稻”的轮作模式,既稳住了粮食生产,又提升了经济效益。
景东文井镇“烟稻”轮作地块。摄/王德康
为推进“烟稻”轮作,景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打造产业综合体,协调落实以补代奖政策,加大产前投入力度,引导开展5年及以上中长期土地流转,完善机耕路、滴灌、农用机械等基础设施,开展农艺农机融合、绿色植保、低碳烘烤等技术,构建“地块相连、道路互通、机械智能、产业多元”的高标准农田。
种植户孙志红说:“我算是一个铁杆烟农了,种烟十多年了,后来烟草公司推广‘烟稻’轮作,我也是最早加入的人之一,今年在文窝村种了70亩水稻,平均亩产大约750公斤,总产量可能在50吨左右,目前市场均价是2.5元/公斤,今年预计产值12.5万元。”
文井镇金黄的稻谷。摄/邓杨
据了解,长时间单一种植不仅会导致病害频发,还会造成土壤营养元素亏缺,作物产量、质量下降,“烟稻”轮作可有效改善土壤通透性、改良土壤结构,又利于防治烟叶青枯病、黑胫病及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水象甲虫害等。“稻谷与烤烟作搭配,不仅解决了土壤保育的问题,还实现了烟粮互促融合及配套产业和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产出的稻草可以用作做牛饲料,还可以直接还田作为有机肥使用。目前来看,‘烟稻’轮作模式下,在种稻时可以少施氮肥20%左右,烟、水稻可以增产15%左右。”文井烟叶站者后烟点负责人邓杨说。
目前,文井镇多数稻田都已进入收割期,走进田野,各式各样的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一粒粒金黄的稻谷尽入粮仓,现场满是丰收的喜悦。2024年文井镇共种植水稻约2.35万亩,预计产量1.7万吨以上,预计总产值约4400万元。
等待丰收的稻谷。摄/邓杨
文井烟站站长鲁家丽说:“文井镇现在已有一半左右稻谷完成收割,烤烟也进入采烤后期,待秋收全部完成后,我们将派出工作组,在全镇烟区内,因地制宜地推广粮经轮作,推广、指导种植生菜、蚕豆、油菜等小春作物,将冬闲地利用起来,变成群众的‘增收地’,今年全镇计划推广种植冬闲地3780亩,预计总产值708万元。”
下一步,景东彝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烟区机耕路、滴灌、农机器械等基础设施,实施中长期土地流转,加强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地推广粮经轮作,强化“烟粮协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农村富裕,不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
(文/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李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