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云南红河:唐忠金的多元经营之道

2024-09-06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阿姨,你们早上可以去红河水乡走一圈,然后去吃一碗羊肉米线。”早上8点,唐忠金向租客推荐着今天的行程。这对夫妻来自重庆,在唐忠金家开的民宿订了一个月。

即使已入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依然热度不减。一到周末、节假日,湖泉生态园附近的民宿一房难求,唐忠金家开的民宿也不例外。

弥勒湖泉生态园一隅。摄/廖娟

今年41岁的唐忠金是弥勒本地人,中专毕业后便传承了父亲制作土陶的手艺,唐忠金负责制作,父母负责销售,日子过得有声有色。2009年,因旧村改造,唐忠金制作土陶的地点受限,便开始学做紫陶,紫陶的制作工序要比土陶复杂得多,再加上本地买家不算多,收入逐年下降。为了多一份收入稳住阵脚,2014年,唐忠金和妻子左清决定将自家房子的一楼改造成便利店。

开业初期,小店的生意迟迟不见起色,弥勒市烟草专卖局片区客户经理了解到情况后,多次上门分析店铺的经营短板,指导提升经营水平。客户经理观察到,唐忠金的店铺位于湖泉生态园旁,虽然位置优越、人流量大,但店内布局无分区、商品陈列杂乱、经营环境不佳,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在客户经理的建议下,唐忠金重新规划店铺布局,优化商品陈列,把自己做的紫陶作品放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吸引游客进店,慢慢地,小店生意有了起色。

唐忠金在装饰紫陶作品。摄/廖娟

近年来,弥勒依托生态优势,以“旅游+”为抓手,围绕“现代田园城市、健康生活福地”目标,创新全域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唐忠金瞄准时机,依靠这些年经营便利店积攒下的钱,2019年,将自家房子的二楼和三楼改造成民宿,一共有12个标间,当时村里只有3家民宿,一开业,生意便好得不得了。但好景不长,随着弥勒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不到三年时间,村里便已开起了将近三百家民宿,竞争压力太大。“我寻思着这样下去不行啊,必须要有创新才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唐忠金说。

近年来,弥勒市烟草专卖局进行终端转型升级,制定“一店一策”提升方案,唐忠金抓住机遇,申请加入现代零售终端,换了醒目的店招,升级了货架柜台,还在店内打造了紫陶体验区和品茶区,将“客流量”转化为“客留量”。

左清在整理货架。摄/廖娟

相比其他家的民宿,唐忠金家有两个优势,一是房间较大,价格实惠,性价比高;二是一楼有便利店和紫陶体验区,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一应俱全,很是方便。果然,升级后的店铺明亮整洁,进店消费的人多了起来,不少外省游客还会买一些紫陶回去,也介绍了不少朋友来住民宿,七八月份都满房。“我会根据租客们的年龄、喜好定制一些个性化的本地游完攻略,让他们住得安心、玩得开心。”唐忠金笑着说。

(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廖娟)

0
上一篇: 云南普洱:轮作有方 致富有“稻”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