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浏览文章

云南宁洱:盘活“沉睡地” 唤醒 “新活力”

2024-10-21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金灿灿的粮油作物、纵横交错的田埂……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磨黑镇把边村,村民们正穿梭在被“唤醒”的撂荒地里忙着秋收,一幅幅乡村美、村民富、产业兴的和美画卷缓缓展开。

“以前这些地都荒着,今年村委会组织挖机为我们整地,还免费发放玉米种子,减轻了我们的种植负担,增加了我们的经济收入!”在磨黑镇把边村撂荒地整治现场,村民李存华边收获玉米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为切实有效地推进流出耕地恢复,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住群众的“粮袋子”,磨黑镇把边村把耕地流出图斑整改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续、一图一策、分类推进”的工作原则,同步推进举证和恢复工作。

驻村队员开展实地图斑核查。摄/陶晓亮

“我们多次召开专项部署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耕地保护、耕地图斑整改工作会议精神,成立整改专班,按照时间节点推进流出耕地恢复整改。”把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广梅说。

为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工作,村委会工作人员联合普洱市委办驻村队员和宁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村队员深入一线,根据卫星图斑信息清单,对图斑逐个开展实地核查,因地制宜制定整改方案,同时积极采取走村入户、悬挂横幅、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国家粮食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让村民真正理解、支持图斑整改工作,主动参与图斑整改工作。

驻村队员走村入户宣传耕地保护政策。摄/田媛

一分好部署,九分靠落实。在耕地流出问题整改中,面对村民不支持、不理解,纠纷和矛盾突出等问题,驻村工队员攻坚克难,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2023年初,把边村曼抗三组的村民陶家明的12亩桉树地块被列为整改图斑,须立即整改,复耕复种。普洱市委办驻村队员陶晓亮和宁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村队员刘斌到他家中做思想工作。

“什么?我家桉树林要全部砍掉,你们太过分了吧!这批桉树马上成材,凭什么要我砍?损失谁来承担?”起初,陶家明并不配合。

驻村工作队员不厌其烦,前后多次到他家中讲、电话谈。通过多次做思想工作,陶家明终于同意支持复耕政策,同时村委会组织挖机免费对他家地块进行清理复耕。随后2个月,驻村工作人员将复耕复种信息上传至“耕保综合监管”App数据库完成现场举证。

截至目前,把边村累计向全村发放优质大豆种 1500千克、玉米种200千克。同时,该村积极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验,不断带动全村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热情。今年,全村种植面积已达250亩。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推进流出耕地恢复整改工作,以实际行动织密耕地保护监管网,坚决守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胡广梅表示。

(文/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张英 田媛)

0
上一篇: 云南梁河:绿色小店“不打烊”
下一篇:乡村逐梦记:张绍永的田园诗篇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