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云南麒麟:董树云和他的“烤烟+N”种植模式

2024-10-31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深秋的早晨,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的田间地头依然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当烤烟收购结束后,村民们正在自家田里忙碌着挖红薯、摘豌豆、种蔬菜。

董树云(右)和妻子刘鹏娣在地里忙着挖红薯。摄/马瑛

走进越州镇竹园村村民董树云的田地,董树云正和妻子刘鹏娣在地里忙着挖红薯,夫妻俩快速地用锄头刨开红薯藤,一串串个头儿大,皮儿红的红薯露了出来,带着潮气,带着泥土气息。董树云提着刚挖出的一串红薯笑着对妻子说:“你看,这个红薯的个头真大,拿去烤红薯,味道肯定不错。”

董树云说:“我家一共有13亩地,这13亩地就是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我可不能让它闲着,一年的时间里这块地要种烤烟、排蒜、种蚕豆、种小麦、种红薯……”董树云把土地发展成为“烤烟+N”的产业模式,想方设法提高土地的种植效率,拓宽自己的增收渠道。

据了解,红薯种植方便,技术要求低,采用烟薯套作,能到达一地双收的效果,更能充分吸收烤烟余肥。每年的5月,当烤烟长到八九片叶子的时候,董树云就开始种红薯,由于烤烟与红薯收购季节不同,通过这种套种模式,可以有效衔接村民农忙时节,实现一地双丰收、一地双收入。

董树云(右)在地里干活。摄/马瑛

不仅如此,在董树云的13亩地里他还种了豌豆,在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播种。他介绍:“在每一个烟株的两边各打一个豆塘,刚好在烤烟采烤到第三炉的时候开种,让豌豆苗顺着烟杆串线,现在已经可以采摘了。”看着一颗颗饱满的豌豆,董树云欣慰地说:“烤烟采烤结束后,在烤烟地里套种豌豆,就地取材,不让土地闲置,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现在已经到了红薯和豌豆的收获季节,董树云每天都和妻子在地里忙碌着。他和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种了20多年的烤烟,种了10多年的红薯,积极探索“烤烟+N”的种植模式,有效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利用率。在越州镇像董树云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也让扎根烟田的自己因地制宜的寻找着适合的致富之路,充实了自己的“钱袋子”和“粮袋子”。

(文/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马瑛)

0
上一篇: 云南普洱: “锅瓦”茶业初长成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