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万物竞发。3月6日,在位于易县流井乡北流井村的兴芮农牧流井蛋鸡原种场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整齐排列的鸡舍、干净整洁的场区。走进1号育雏鸡舍,一排排标准化养殖笼架间技术工人正专注地检查鸡笼水线和料槽,为后续培育雏鸡做准备。
3月6日,鸟瞰易县流井乡北流井村兴芮农牧流井蛋鸡原种场。崔金龙 摄
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占地面积102亩,它搭载了智慧育种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精准喂料系统以及AGV智能运输车,成功构建起育种、养殖两大智能信息化平台,实现了生产管理、育种检测、数据分析全流程的数智化线上管理。
兴芮农牧流井蛋鸡原种场育种技术副经理刘喜魁介绍,“借助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芯片的关联分析技术,有效提升鸡群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在育雏鸡舍,饲养着2万余只鸡,经过70天的饲养后,它们会被转到成年鸡舍。之后,通过对鸡群生产性能的测定、产蛋数统计以及称重等检测,筛选出部分优质鸡群,用于生产祖代以及商品代鸡苗,为蛋鸡养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场内现存栏原种蛋鸡3万余只,祖代蛋鸡存栏4万余只,为周边村民提供本村就业岗位49个。
3月6日,易县流井乡北流井村兴芮农牧流井蛋鸡原种场育雏鸡舍,技术工人正专注地检查水线和料槽,为培育雏鸡做准备。郭恩桥 摄
与此同时,在流井乡主良村的保定锦瑞钳蝎养殖有限公司,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有的忙着码放装用母蝎的产杯,有的在调试蝎子养殖太阳能供热设备,大家忙而有序,干劲十足。
该公司是一家集蝎子养殖、育种繁殖、养殖技术推广、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基地。目前,已完成4000平米温室的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年产成品蝎达20余吨,主要销往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药材市场。蝎子养殖不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主良村3家“家庭式”黄粉虫养殖厂的发展,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3月6日,易县流井乡主良村钳蝎养殖基地负责人在查看母蝎的生长状况。郭恩桥 摄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流井乡充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将“抓项目、扩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充分用足用好惠企政策。为已落户的规上企业、预培育企业提供全程“一对一”跟踪服务,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项目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3月6日,易县流井乡主良村钳蝎养殖基地,工人在调试蝎子养殖所需的太阳能供热设备。郭恩桥 摄
易县流井乡党委书记朱晓建说:“2025年,全乡共谋划储备项目6个,总投资约3.5亿元。其中,洪崖山3A景区综合提升改造、北豹泉零碳小镇、东豹泉和西流井光伏片区等项目,涵盖生态旅游、水域治理等多个领域。投资1.2亿元的兴芮农牧蛋鸡原种场已正式投产,主良村特色养殖产业已实现带动群众就业100余人。未来,我们将持续发力,推动更多好项目落地见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易县融媒体中心 李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