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云南华坪:两叶共舞,乡村“披绿戴金”

2025-05-12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在滇西北的青山绿水间,永兴万亩茶园与千亩烟田交相辉映,茶烟交织成一曲产业富民的交响乐。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永兴乡以党建为引领,立足生态优势,将茶叶与烤烟两大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双引擎”,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协同、文旅融合,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荒山到“绿金”宝库

永兴乡地处高寒山区,是茶叶和烤烟生长的天然沃土。自1986年起,当地依托退耕还林政策,逐步探索茶叶种植,历经30余年发展,全乡茶叶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干茶年产量超40万斤,总产值突破4400万元,带动685户茶农户均增收1.4万元。 

永兴乡三股水茶园。摄/王学华

自2012年起,烤烟被永兴乡列为重点发展项目,2024年全乡烤烟种植面积达3246亩,年收入超1400万元。烟茶协同发展,让昔日的荒山变身“绿色银行”。  

产业双轮驱动激活乡村经济

永兴乡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构建茶叶与烤烟双链并行的产业体系。

乌木春、雨台山等本土茶企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三股水村茶农沈勇虎通过机械化加工和电商直销,年收入增至20万元,并带动1.5万人次季节性务工。

永兴乡安科村烟田。摄/付楚辉

烟草部门联合银行推出“烟叶贷”,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支持。2025年,协助360余户烟农办理贷款40多笔,解决春耕资金难题,烟农丁祥华种植20亩烤烟,年收入达12万元。思木村党总支书记王学华介绍,通过“茶叶+烤烟+黄桃”多产业布局,带动2380亩茶园与300余亩烟田协同发展,村民年均增收超5万元,实现“家门口就业”。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焕新生

为破解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永兴乡引入科技力量。云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工作站进驻,推广绿色种植和清洁化加工技术,茶农谷金成通过技术培训升级制茶工艺,茶叶单价从每公斤15元跃升至50元,年收入翻倍至8万元;烤烟生产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广机械化移栽、采收,降低人工成本30%,烟叶品质显著提升,亩均产值突破5000元;南方电网华坪供电局成立“护茶专班”,改造升级茶叶加工线路,茶农沈勇虎表示:“电力控温精准,每公斤茶叶多卖20元!”  

永兴乡思木村村民采摘茶叶。摄/沈勇虎

融合创新,生态经济释放乘数效应

永兴乡以“茶旅融合”与“烟叶多元”为抓手,延伸产业链价值。茶文旅融合,举办“乌木春茶文化节”,打造茶园观光、采茶体验、手工制茶等文旅项目,吸引游客年均增长15%,2025年首届文化节签约订单超千万元。烤烟多元经济,依托烟田轮作模式,发展豌豆、魔芋等配套种植,并培育烟叶合作社、农资销售网点,形成“烟+N”复合业态,带动运输、加工等衍生行业,年新增就业500余人。    

永兴乡以三股水村为核心,规划茶烟融合示范区,发展康养、研学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从单一种植到多元融合,从传统耕作到科技赋能,形成了“茶烟共舞”产业格局。

(文/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李自林)


0
上一篇: 以绿色笔触书写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