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陕西交控服务管理集团统筹推进的15处高速公路服务区公益服务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全面完工。此次改造聚焦群众出行"关键小事",以公共卫生间品质革命为突破口,通过空间扩容、智能升级和管理创新三重变革,实现服务区硬件设施与服务品质双提升,为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写下生动注脚。
面对服务区设施现状与公众需求升级的矛盾,陕西交控集团采取"分区分段、错峰作业"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对司乘人员的影响。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用"关死后门、倒排工期"管理模式,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时跟踪施工进度,及时解决材料运输、工序衔接等难点问题。
通过拆除冗余隔墙、优化功能分区,进行空间扩容,改造后的厕位数量大幅增加,同时,服务区还增设临时卫生间,进一步满足客流高峰需求。此外,卫生间还配备了智能系统可以实现智能灯光照明、环境实时监测、厕位智能引导。更贴心的细节体现在防滑地面瓷砖以及冬季温水洗手系统,处处彰显"服务温度"。
据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后的武功服务区在五一假期试运行期间,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8.7万人次情况下,卫生间排队时间始终控制在3分钟以内。“改造升级前,节假日高峰期我们服务区保障司乘如厕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现在升级以后基本没有出现过排队的情况”。武功服务区经理李强介绍说。“现在服务区比很多商场卫生间还干净舒适”,常年跑长途的货车司机王师傅感慨,“特别是夜间照明充足、地面干燥,带着孩子上厕所也放心多了”。
据悉,卫生间改造只是陕西高速服务区提质升级的缩影。同步实施的外立面改造工程,采用地域文化元素设计,使服务区成为展示地方特色的"文化窗口";智慧停车系统实现车位动态引导,新能源充电桩覆盖率提升至100%;"服务区+"业态创新引入品牌餐饮和地方特产专区。这些改变共同构建起集休憩、消费、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服务区生态,让原本功能单一的交通节点转型为区域经济新引擎。
未来,陕西高速服务区将持续完善母婴室、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探索"服务区+文旅""服务区+物流"等新模式,让高速公路服务区真正成为展示地域特色、服务群众出行、助推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文/陕西交控服务管理集团 路豪)